“十三五”时期中国环境监管体制改革的形势、目标与若干建议

被引:25
作者
陈健鹏
高世楫
李佐军
机构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关键词
“十三五”; 环境监管体制; 形势; 目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本文构建了包括监管的立法、组织体系、监管权力配置、监管工具与程序、问责机制、监管能力等要素在内的环境监管体制分析框架,从污染物排放趋势、国家制度建设等角度分析了"十三五"时期中国环境监管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目标和思路。"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完善环境监管制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严重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挑战,在此期间加快环境监管体制改革、提高环境监管有效性是切实实现治污减排的根本保证。完善环境监管体系、改进监管方式、创新监管手段是建立治污减排长效机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完善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中国环境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按照合法性、独立性、透明性、可问责性、专业性和执法能力、可信性等原则建立和完善现代环境监管体制,为此必须从专门立法、组织结构、权力分配、问责机制、监管程序与工具、监管能力建设等各方面推进改革。本文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环境监管体制改革的思路及若干建议,主要包括:加快修订环保法律法规,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推进环境司法常态化、规范化和专门化,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法治化水平;从纵向、横向上优化环境监管组织结构,强化区域层级的监管与督查功能,强化中央层级环境监管机构对环境信息的获取能力;优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机构设置以及相关职能,建立并完善内部机构的协调机制;完善环境监管的内外部问责机制,把做实对监管者的监管机制作为优化环境监管体制的抓手;强化对监管工具的顶层设计,做实监管程序中关键环节,建立环境监管影响评估制度;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推进环境监管制度队伍职业化发展,保障各级环境监管机构具有充分履职的能力。环境监管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从“多管”走向“严管”——简政放权背景下环境监管政策建议 [J].
高世楫 ;
李佐军 ;
陈健鹏 .
环境保护, 2013, 41 (17) :30-32
[2]   如何使环境法治真正管用?——环境法治40年回顾和建议 [J].
孙佑海 .
环境保护, 2013, 41 (14) :24-27
[3]   中国监管型政府建设:一个分析框架 [J].
刘鹏 .
公共行政评论, 2011, 4 (02) :51-69+179
[4]   中国工业环境管制强度与提升路线——基于中国工业环境保护成本与效益的实证研究 [J].
李钢 ;
马岩 ;
姚磊磊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3) :31-41
[5]   监管环境监管者:立法缺失及制度构建 [J].
吕忠梅 .
法商研究, 2009, 26 (05) :139-145
[7]   中国政府监管体制的战略思考 [J].
余晖 .
财经问题研究, 2007, (12) :30-35
[8]  
独立监管与大部制的关系[J]. 周汉华.公法研究. 2007(00)
[9]  
基础设施产业的政府监管[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高世楫, 2010
[10]  
第二次转型[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胡鞍钢,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