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城区2002~2004年度7~18岁重点中小学学生动态眼屈光状况调查

被引:44
作者
石一宁
伊恩晖
郭建强
常宝琴
机构
[1] 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动态屈光状态; 等效球镜; 近视眼检出率; 流行病学; 横断面调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7.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对在校中小学生眼健康状况中的动态屈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为青少年眼保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用自动验光仪(NIKONSPEEDY-K)非散瞳情况下对中小学生5757人次11514眼动态眼屈光状态等指标进行采集,输入编辑的专项应用程序,用SPSS11.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1.中小学生(年龄7~18岁)在正常动态情况下,近视眼的检出率为81.4%,在小学1年级(7岁)、初中1年级(13岁)、初中3年级(15岁)、高中3年级(18岁)近视检出率分别为48%、84%、95%、95%。其中51.6%为低度近视,24.5%中度近视,5.3%高度近视;正视眼仅占15.1%,尚有3.5%的远视眼;在初小、高小、初中、高中4个阶段不同屈光状态的变化:高度近视、中度近视逐渐增加,分别由0.8、8.2%上升至7.7、31.8%,正视、远视逐渐下降,分别由40.5、4.8%下降至3.8、2.2%,低度近视在41.7~57.9%间波动。2.中小学平均屈光度(-2.25±2.15)D。4个阶段平均屈光度为:初小(-1.02±1.48)D,高小(-1.67±1.67)D,初中(-2.39±2.10)D,高中(-3.39±2.34)D;小学阶段平均屈光度为(-1.32±1.60)D,中学阶段平均屈光度为(-2.76±2.24)D。性别中,女生平均屈光度(-2.38±2.17)D高于男生(-2.13±2.12)D。眼别中,右眼平均屈光度(-2.33±2.13)D高于左眼(-2.17±2.18)D。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小1和高3的平均屈光度为(-0.82±1.42)D和(-3.57±2.25)D,而高3男生的平均屈光度为(-3.64±2.19)D,女生为(-3.50±2.31)D。其中低度近视平均(-1.64±0.73)D,中度近视平均(-4.31±0.84)D,高度近视平均(-7.43±1.29)D;正视平均(-0.12±0.27)D,远视平均(1.98±1.67)D。3.初小、高小、初中、高中4个阶段平均屈光度依次年增长近视为-0.12D、-0.12D、-0.56D、-0.09D;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平均屈光度依次年增长近视为-0.16D、-0.67D;7~18岁间平均年增长近视为-0.22D。结论12个年级中,7岁平均屈光度已呈近视化,高中3年级(18岁)平均屈光度已呈中度近视改变;在初小、高小、初中、高中4个阶段不同屈光状态的构成比的变化:高中度近视逐渐增加,正视、远视逐渐下降;整个中小学阶段呈逐年上升趋势,阶段跳跃式发展,学生的屈光度在高小、特别是初三年级有明显的近视化,在高三年级有继续向近视发展的趋势;女生的近视进展趋势均高于男生,右眼在近视化进展高于左眼。各年级屈光近视化增长在初1和高1、2有2个回退,而在小4、5,初3和高3有3个递增。应针对中小学各年级学生这一人群的眼屈光状态,采取综合手段进行医疗干预。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广东省汕尾市2所重点中小学生近视的调查
    余健儿
    郑慧君
    于强
    李爽
    张春燕
    [J]. 眼科新进展, 2003, (05) : 338 - 339
  • [2] 14873名中小学生近视调查
    张敬鸣
    陈继明
    [J]. 成都医药, 2002, (05) : 284 - 285
  • [3] 中小学生眼屈光度动态变化与近视眼的追踪调查研究
    李光春
    范元成
    刘雅
    王革生
    袁弢
    周秀华
    易翠薇
    贺宾
    邱学农
    [J]. 实用预防医学, 1999, (06) : 408 - 410
  • [4] 重庆市初中生视力影响因素调查
    张侃
    蒋志阳
    李廷玉
    刘友学
    王松艳
    黎海芪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1999, (04) : 241 - 242
  • [5] 2837名中学生近视进展情况的调查研究
    欧敏
    江力磊
    付立红
    王怡
    [J]. 眼科新进展, 1999, (04) : 41 - 42
  • [6] 学生近视的调查和比较研究
    吕帆
    陈洁
    姜君
    [J]. 眼视光学杂志, 1999, (02) : 69 -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