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我国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5
作者
李君浒 [1 ]
董永观 [2 ]
葛伟亚 [1 ]
张泰丽 [2 ]
梁晓红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不详
[3]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4] 不详
关键词
矿山环境; 恢复补偿机制; 管理创新; 对策建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1 [];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文章简述了我国矿山环境恢复补偿问题的社会背景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指出建立和推行我国矿山环境恢复补偿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机制、政策上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王金南,庄国泰主编, 2006
[2]   冶金矿山土地复垦综述 [J].
阎敬 ;
杨福海 ;
李富平 .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1999, (S1) :43-49
[4]   德国矿山复垦 [J].
隋凤良 .
森林与人类, 1999, (03) :45-45
[6]   加拿大安大略省废弃矿山恢复治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J].
曹新元 .
国土资源情报, 2004, (07) :31-34
[7]   发达国家矿地复垦保证金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 [J].
张凤麟 .
中国矿业, 2006, (09) :5-8
[8]   我国环境行政许可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J].
朱文玉 .
学术交流, 2006, (01) :37-40
[9]   生态补偿机制:环境管理新模式 [J].
曹光辉 .
环境经济, 2005, (11) :44-46
[10]   发达国家矿山环境管理制度分析 [J].
冯春涛 .
环境保护, 2004, (07)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