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对四川嵩草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和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高永恒 [1 ]
陈槐 [2 ,3 ]
吴宁 [2 ]
罗鹏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3] 重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草地利用; 高寒草甸; 生物量; 氮贮量;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研究了生长季内刈割频次和时间对四川嵩草(Kobresia setchwanensis)草甸植物全年积累的生物量及其氮素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刈割2次(6和7月份每月1次)或3次(6、7和8月份每月1次)比不刈割(仅在生长季末收获现存生物量)显著降低了植物地上和地下积累的生物量,但生长季内多次刈割能增加植物地上部分氮含量和贮量。与不刈割相比,生长季内不论在6、7或8月份刈割1次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植物地上生物量和氮贮量,而且在8月份刈割1次是所有刈割处理中全年地上积累生物量及氮贮量最高的处理。除6月份刈割1次植物地下生物量及氮贮量显著小于不刈割外,7或8月份刈割1次与不刈割之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生长季内多次刈割不利于四川嵩草草甸植物生物量及氮的积累,而在8月份进行1次刈割可获得全年最大的地上积累生物量及氮贮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15 / 2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热研5号柱花草栽培技术初探 [J].
涂旭川 ;
刘国道 ;
白昌军 ;
张绪元 ;
朱新祥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11) :464-466
[2]   放牧强度对川西北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J].
高永恒 ;
陈槐 ;
罗鹏 ;
吴宁 ;
王根绪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8, (03) :26-32
[3]   放牧强度对川西北高山草甸两个优势物种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J].
高永恒 ;
陈槐 ;
罗鹏 ;
吴宁 ;
王根绪 .
生态科学, 2007, (03) :193-198
[4]   刈割对典型草原地带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影响 [J].
仲延凯 ;
孙维 ;
包青海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2) :56-67
[5]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6]  
四川植被[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四川植被协作组编, 1980
[7]   INFLUENCE OF CLIPPING FREQUENCY ON HERBAGE YIELD AND NUTRIENT CONTENT OF TALL WHEATGRASS [J].
UNDERSANDER, DJ ;
NAYLOR, CH .
JOURNAL OF RANGE MANAGEMENT, 1987, 40 (01) :31-35
[8]   ROUGH FESCUE RESPONSE TO SEASON AND INTENSITY OF DEFOLIATION [J].
MCLEAN, A ;
WIKEEM, S .
JOURNAL OF RANGE MANAGEMENT, 1985, 38 (02) :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