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渗透油藏注水方式研究

被引:23
作者
李南
程林松
陈泓全
田虓丰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超前注水; 阶梯注水; 温和注水; 反阶梯温和注水; 压力剖面;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2.04.022
中图分类号
TE357.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从超前注水的机理入手,结合数值模拟与实际动态,对比了不同注水时机下油水井间的压力剖面,优选了超低渗透油藏的注水时机,并在最优注水时机下,分析了不同注水方式对地层压力波及范围的影响; 基于超低渗透油藏具有启动压差大、应力敏感性强、孔喉细小等特性,分析了不同超前注水方式下油井和水井压力升幅和压力波及范围,在岩石不破裂的情况下,进行不同超前注水方式的筛选与组合,反阶梯温和注水能够得到最优的开发效果。以长庆油田BMZ区块为例,进行了不同注水方式的开发效果分析,当采用反阶梯温和注水时,预测平均单井产油量在前20个月都明显高于非超前注水。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0+116 +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低渗透油藏非线性微观渗流机理 [J].
杨仁锋 ;
姜瑞忠 ;
孙君书 ;
刘小波 ;
刘世华 ;
李林凯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2) :90-93+97+117
[2]   超前注水技术改善低渗透油田开发机理的研究 [J].
赵冰 ;
顾晓敏 ;
邓海蓉 .
石油化工应用, 2009, 28 (01) :39-40
[3]   平面非均质性对特低渗透油藏水驱油规律的影响 [J].
苏玉亮 ;
李涛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1) :69-71+115
[4]   低渗透油田超前注水增产机理研究 [J].
闫健 ;
张宁生 ;
刘晓娟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43-45+4+3
[5]   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理论及其应用 [J].
王道富 ;
李忠兴 ;
赵继勇 ;
何永宏 ;
郝斐 .
石油学报, 2007, (06) :78-81+86
[6]   储层应力敏感性动态变化对低渗透油藏产能的影响 [J].
寇根 ;
王厉强 ;
李彦 ;
赵子刚 ;
肖再红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3) :101-104+118
[7]   低渗透储层驱替特征 [J].
李东霞 ;
苏玉亮 ;
李成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4) :65-67+109
[8]   超前注水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重要途径——以长庆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为例 [J].
李亮 ;
胡建国 ;
阎纪辉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3) :232-23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