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免疫抑制酸性蛋白测定的意义

被引:2
作者
张家骅
冉江华
郭群
周粼
机构
[1]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一科
关键词
恶性阻塞性黄疸; IAP; 手术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0.45 [免疫诊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通过对35 例恶性阻黄病人( 实验组)围减黄手术期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的测定,并与25 例良性阻黄病人及40 例正常人( 对照组)进行比较,以了解减黄手术对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术前1 天、术后10 天及术后20 天采集血标本,用单向免疫扩散法进行检测。结果 恶性阻黄病人血清IAP水平术前1 天、术后10 天及20 天明显高于良性阻黄病人及正常人(P<0-01) ;良、恶性阻黄病人术后短期(10 天)IAP呈一过性增高,随病情恢复,IAP水平逐渐下降,术后20 天良性阻黄病人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05),恶性阻黄病人仍处于较高水平。结论 恶性阻黄病人外周血中免疫抑制物IAP明显增高,病人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而低下,减黄术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及其在肿瘤检测中的意义 [J].
丛笑倩 .
上海免疫学杂志, 1996, (06) :376-378+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