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与集群:高阳纺织业形态及其演变

被引:6
作者
赵志龙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
关键词
农户经济; 集群; 分包制; 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基于经济史的视角,从农户这一微观组织和产业区这一宏观现象两个方面,分析了河北省高阳县的农村工业现象。理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受中国农村资源禀赋影响下的农户,而新农村建设的合理之处,正在于立足于农村、农民的自组织来实现农村的发展。因此,不能单纯从农业考察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问题,而必须农业与非农产业并重。同时,在合作社之外,分包制也是实现农民组织化的重要形态。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高阳纺织业的变迁轨迹:1880—2005 [J].
赵志龙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6, (02) :77-82
[2]   农村“分包制”组织形态分析 [J].
周立群 ;
曹利群 .
天津社会科学, 2000, (04) :58-63
[3]  
企业组织的经济学分析.[M].林金忠著;.商务印书馆.2004,
[4]  
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
[5]  
长江三角洲近代大工业与小农经济.[M].林刚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6]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2000,
[7]  
江南土布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徐新吾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