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杂交棉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李伶俐 [1 ]
房卫平 [2 ]
谢德意 [2 ]
马宗斌 [1 ]
杜远仿 [3 ]
张东林 [3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3] 河南省开封县棉花办公室
关键词
杂交棉; 施氮量; 光合生理特性; 产量; 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06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N 0、75、150、225、300和375 kg/hm2对杂交棉主茎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 0~300 kg/hm2条件下,随叶龄增长,施氮量增加光合生理活性指标增长快,衰减慢;而施N 375 kg/hm2时衰减快,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在棉花生长前期(7月5日)各处理间光合生理活性指标差异不显著。到中后期,施氮量则对这些指标有明显影响,表现出施N0~225 kg/hm2,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高;但施N 300、375 kg/hm2,与施N 225 kg/hm2相比,并没有显著提高,而且施N375 kg/hm2,在植株生长后期这些指标反而比施N300 kg/hm2处理降低。随施氮量增加,棉花总铃数、烂铃率和生物产量随之增加,收获系数下降。施N0~300 kg/hm2,铃重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施N375 kg/hm2则下降。衣分受施氮量影响较小,施N 0~225 kg/hm2,子棉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产;而施N300 kg/hm2时,子棉产量比施N225 kg/hm2的仅增产1.66%,施N375 kg/hm2水平,其子棉产量比施N225和300 kg/hm2处理减产2.23%和3.92%。此外,施氮比对照显著提高了纤维长度和纤维比强度,而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N225~300 kg/hm2范围内,有利于显著提高杂交棉主茎叶光合生理活性,延长叶片高光合持续期,显著提高杂交棉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183 / 11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不同施肥处理对旱作春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J].
王帅 ;
杨劲峰 ;
韩晓日 ;
刘小虎 ;
战秀梅 ;
刘顺国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8, (06) :23-27
[2]   氮素水平对花生氮素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J].
张智猛 ;
万书波 ;
宁堂原 ;
戴良香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6) :1407-1416
[3]   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J].
马东辉 ;
赵长星 ;
王月福 ;
吴钢 ;
林琪 .
生态学报, 2008, (10) :4896-4901
[4]   氮钾配合施用对短季棉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J].
李伶俐 ;
房卫平 ;
马宗斌 ;
谢德意 ;
杜远仿 ;
张东林 .
棉花学报, 2008, (05) :379-384
[5]   施氮量对科棉3号干物质积累及分配、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效应 [J].
张培通 ;
徐立华 ;
杨长琴 ;
杨德银 .
棉花学报, 2008, (04) :295-299
[6]   生长调节剂对春玉米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J].
于方明 ;
刘可慧 ;
荣湘民 ;
刘强 ;
朱红梅 ;
彭建伟 ;
谢桂先 .
生态环境, 2007, (04) :1253-1256
[7]   夏玉米光合特性对氮素用量的反应 [J].
段巍巍 ;
赵红梅 ;
郭程瑾 ;
肖凯 ;
李雁鸣 .
作物学报, 2007, (06) :949-954
[8]   氮肥对玉米穗位叶光合作用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J].
段巍巍 ;
李慧玲 ;
肖凯 ;
李雁鸣 .
华北农学报, 2007, (01) :26-29
[9]   施氮量对夏季玉米产量及土壤水氮动态的影响 [J].
王西娜 ;
王朝辉 ;
李生秀 .
生态学报, 2007, (01) :197-204
[10]   不同氮肥水平下烯效唑对小麦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J].
邵庆勤 ;
杨文钰 ;
樊高琼 .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6, (04)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