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起,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开始呈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的现代经济特征。这是中国在高速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和提升的结果,并对新时期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的劳动力供给由于人口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增长率已经开始递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该根据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及劳动力供给来科学地确定经济增长和就业目标。通过中长期分析、国际比较和供需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是:在2020年以前,从满足充分就业与改善中国现阶段的各种矛盾的要求看,把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7%之间是适宜的。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率分别为4%-5%之间、7%-8%之间和8%-9%之间。在三大产业的就业中,第一产业就业将逐渐减少,2020年前后将减少到2亿人左右,占中国就业总人数(7.7亿左右)的25%左右;第二产业的就业仍然将保持增长,但每年的增长量是递减的,2020年前后在占比达到33%即三分之一左右时,将不再增长,以后还有可能出现递减;而第三产业则会保持稳定的增长,2020年将达到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