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REE和硅同位素特征探讨西藏甲马矿床层状夕卡岩成因

被引:23
作者
姚鹏 [1 ]
李金高 [2 ]
顾雪祥 [1 ]
郑明华 [1 ]
陈建坤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2] 西藏地质勘查局
[3] 西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
关键词
甲马铜多金属矿床; 层状夕卡岩; REE; Si同位素; 西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P581 [岩石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1 ;
摘要
在对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矿床中层状夕卡岩的REE及Si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典型岩浆热液接触交代夕卡岩、典型热水喷流型矿床和现代海底热流体进行对比,显示该矿床层状夕卡岩与典型岩浆热液接触交代夕卡岩存在较大差异,而与现代海底热流体和喷流型矿床及其共生的热水沉积岩有较大的相似性。因此认为,甲马矿床层状夕卡岩的形成与岩浆热液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而与古海底热水活动有关,应属热水喷流成因。这为其共生矿床的成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05 / 3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1∶25万地质填图进一步揭开了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的神秘面纱 [J].
任纪舜 ;
肖黎薇 .
地质通报, 2004, (01) :1-11
[2]   西藏冈底斯岛弧带甲马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研究 [J].
姚鹏 ;
郑明华 ;
彭勇民 ;
李金高 ;
粟登奎 ;
范文玉 .
地质论评, 2002, (05) :468-479
[3]   西藏甲马——驱龙矿集区成矿远景 [J].
姚鹏 ;
王全海 ;
李金高 .
中国地质, 2002, (02) :197-202
[4]   西藏冈底斯岛弧及其铜多金属矿带的基本特征与远景评估 [J].
王全海 ;
王保生 ;
李金高 ;
姚鹏 ;
李志 ;
周祖翼 ;
程力军 ;
刘鸿飞 .
地质通报, 2002, (01) :35-40
[5]   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区上侏罗统—白垩系层序地层与成矿 [J].
彭勇民 ;
姚鹏 ;
李金高 .
地质论评, 2001, (06) :584-589
[6]   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带有望成为西藏第二条“玉龙”铜矿带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黄卫 ;
高永丰 .
中国地质, 2001, (10) :27-29+40
[7]   长江中下游地区若干Cu(Au)、Cu-Fe(Au)和Fe矿床中钙质夕卡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J].
赵斌,赵劲松,刘海臣 .
地球化学, 1999, (02) :113-125
[8]   南秦岭主要类型热水沉积岩的REE地球化学 [J].
薛春纪,马国良,隗合明,曾章仁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6, (03) :21-28
[9]  
粤西古水剖面震旦系顶部层状硅岩的热水成因属性: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J]. 周永章,涂光炽,卢焕章.沉积学报. 1994(03)
[10]   硅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的实验研究及地质应用 [J].
李延河,丁悌平,万德芳 .
矿床地质, 1994, (03) :282-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