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模式对下辽河平原水稻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养分收支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宇万太
马强
周桦
沈善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施肥模式; 生产力; 养分收支;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7.0260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田间肥料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养分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养分配施均衡程度的增加,系统的生产力逐渐提高,其中氮磷钾处理的生产力最高;氮肥对水稻生产力的贡献最大(对生物量的贡献约20%,对籽实产量的贡献约34%),磷肥和钾肥的贡献相当;在水稻各部位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中,氮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籽实和秸秆中,磷的吸收则主要集中在籽实中,钾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秸秆中;在各施肥处理中,土壤全量养分和有机质的变化不大,而速效养分的变化较大,特别是速效磷库和速效氮库;单施化肥处理的土壤,其速效养分含量不高,而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的速效养分含量较高,表明有机肥较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
引用
收藏
页码:1350 / 13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Impact of rice strawmanagementpractices on yield,nitrogen uptake and soil properties in awheat-rice rotation in northern India. Verma TS,Bhagat RM. Fertilizer Research . 1992
  • [2] Effect of rice straw incorporation on rice plant growth and nutrition. Rao D N,Mikkelsen D S. Agronomy Journal . 1976
  • [3]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作物产量增益的地理分异
    宇万太
    张璐
    殷秀岩
    马强
    沈善敏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6) : 28 - 31
  • [4] 下辽河平原农业生态系统不同施肥制度的土壤养分收支
    宇万太
    张璐
    殷秀岩
    马强
    沈善敏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2) : 1571 - 1574
  • [5] 有机与无机肥配合对红壤稻田系统生产力及其土壤肥力的影响
    周卫军
    王凯荣
    张光远
    谢小立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9) : 1109 - 1113
  • [6] 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增产效应及对土壤肥力影响的定位研究
    刘杏兰
    高宗
    刘存寿
    司立征
    [J]. 土壤学报, 1996, (02) : 138 - 142+142+144-147
  • [7] 国外的长期肥料试验(一)
    沈善敏
    [J]. 土壤通报, 1984, (02) : 85 - 91
  • [8]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
  • [9]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 [10] Impact of rice straw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yield, nitrogen uptake and soil properties in a wheat-rice rotation in northern India[J] . T. S. Verma,R. M. Bhagat. &nbspFertilizer Research . 199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