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基因突变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廖晓萍
陈杖榴
邓旭明
欧阳红生
曾振灵
叶启薇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新药开发和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
[2] 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兽医系
[3]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新药开发和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4] 广东广州
[5] 吉林长春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大肠杆菌; gyrA和parC基因; 突变; 耐药性;
D O I
10.16303/j.cnki.1005-4545.2004.01.019
中图分类号
S859.79 [兽用药品];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取临床分离的 4株耐药菌、实验室诱导培养获得的 3株耐药菌和 1株敏感菌 ,提取其染色体 DNA,PCR扩增 gy-r A和 par C基因片段 ,并将其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 ,无论是临床分离的还是实验室诱导的耐药菌 ,gyr A基因在其编码第 83位或第 87位氨基酸处均发生突变 ,par C基因在其编码第 80位或第 84位氨基酸处发生突变 ,而敏感菌 ES在2个基因位点上均未发生突变。其中 2株低度耐药菌株的 gyr A基因出现单一突变 ,使其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 ,分别为 Ser83→ L eu或 Asp87→ Asn,但在 par C基因上却未发生突变 ;其余 5株高度耐药菌 gyr A基因突变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 :Ser83→ L eu(n=5 ) ,Asp87→ Asn(n=4 )和 Tyr(n=1) ,par C基因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 :Ser80→ Ile(n=4 )和Glu84→ L ys(n=1)。这 2个基因的突变均与文献报道的突变相同 ,表明 gyr A基因 Ser83和 Asp87突变以及 par C基因 Ser80和 Glu84突变可能与大肠杆菌的喹诺酮类药耐药机制有关 ,且低度耐药只在 gyr A基因上出现单一位点突变 ,当高度耐药时 ,才同时在 par C基因上出现突变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国产氟喹诺酮药物体外耐药性研究 [J].
雷军 ;
王浴生 ;
黎世能 .
中国抗生素杂志, 1993, (03) :224-228
[2]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 科学出版社[美]萨姆布鲁克(Sambrook,J·)等 著, 1992
[3]  
临床抗菌药物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戴自英 主编, 1985
[4]  
In vitro stepwise selection of resistance to quinolones, β-lactams and amikacin in nosocomial gram-negative bacilli[J] . M. Michéa-Hamzehpour,Anneliese Kahr,J. -C. Pechère.Infection . 199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