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脑进化形态下的类脑泛在学习系统:教育神经科学的视角

被引:6
作者
付道明
华子荀
机构
[1]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大脑进化形态; 类脑泛在学习系统; 学习机理;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21.06.002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教育神经科学不仅为人类认知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类脑智能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模拟人脑高级功能,类脑泛在学习系统可以极大地促进学习绩效的改善。基于互联网形态的进化,以互联网大脑为支撑的类脑泛在学习系统及其机理得以成型。在综述脑科学、教育神经科学与类脑泛在学习研究现状基础上,从教育神经科学的视角,揭示了人类大脑神经可塑性、类脑泛在化发展跃进性、类脑与人脑元素联结性等特征的类脑泛在学习机理。并在机器互联阶段、感知沟通阶段、神经元建构阶段、类脑智能阶段的类脑泛在学习系统构建之基础上,提出了以类脑泛在神经元网络为基础的类脑泛在学习系统:基于泛在AI神经元为框架的类脑泛在学习系统基本架构,以智能性基础设施环境及其多维教育大数据打造类脑泛在学习系统的基础层,以泛在内容的类脑神经突触传递与扩散打造类脑泛在学习系统的交互层,以类脑多感官系统传递信息打造类脑泛在学习系统的传播层。据此,提出了构建与应用类脑泛在学习系统的实践策略。类脑泛在学习机理、学习系统构建及实践策略研究,能够为面向未来教育教学的脑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技术研究,提供重要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类脑计算的问题与视觉认知.[A].郑南宁;.2015年中国自动化大会(CAC 2015).2015,
[2]  
基于脑的教育研究:反思与对策.[D].周加仙.华东师范大学.2004, 04
[3]  
Editorial: Social Cognition: Mindreading and Alternatives.[J].Daniel D. Hutto;Mitchell Herschbach;Victoria Southgate.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2011, 3
[4]  
On spike-timing-dependent-plasticity; memristive devices; and building a self-learning visual cortex..[J].Zamarreño-Ramos Carlos;Camuñas-Mesa Luis A;Pérez-Carrasco Jose A;Masquelier Timothée;Serrano-Gotarredona Teresa;Linares-Barranco Bernabé.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2011,
[5]   A model for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neuroscience and education [J].
Tommerdahl, Jodi .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2010, 36 (01) :97-109
[6]  
Social cognition: A multi level analysis.[J].Jennifer S. Beer;Kevin N. Ochsner.Brain Research.2006, 1
[7]   The human connectome:: A structural description of the human brain [J].
Sporns, O ;
Tononi, G ;
Kötter, R .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2005, 1 (04) :245-251
[8]  
脑科学视野中的儿童早期教育.[D].王成刚.上海师范大学.2005, 07
[9]   泛在学习资源组织和描述框架国际标准研究——暨学习元的国际标准化研究 [J].
余胜泉 ;
王琦 ;
汪凡淙 ;
万海鹏 .
中国远程教育, 2021, (07) :1-9+76
[10]   多模态学习情感计算:动因、框架与建议 [J].
周进 ;
叶俊民 ;
李超 .
电化教育研究, 2021, 42 (07) :26-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