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寻租问题的治理——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

被引:11
作者
唐云松
梁贤杰
机构
[1] 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选择理论; 土地寻租; 成本—收益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地寻租是中国土地腐败的重灾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用地需求的不断增加,土地的价值也在不断攀升,土地寻租现象日益严重。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因为"经济人"存在逐利动机,政府公职人员从事土地寻租的收益远大于成本,同时公众从事反土地寻租活动的成本远大于收益。因此,要减少甚至杜绝土地寻租现象,就必须加大土地寻租的成本和反土地寻租的收益,同时减少土地寻租的收益和反土地寻租的成本。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土地腐败现象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J].
孙斌艺 .
上海房地, 2007, (08) :41-43
[2]   浅议土地腐败的根源及对策 [J].
陈昭昭 .
浙江国土资源, 2006, (05) :34-35
[3]   土地批租与反腐败 [J].
权继忠 ;
杨建 .
国土资源, 2003, (10)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