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土壤pH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35
作者
李婷
张世熔
干文芝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壤pH; 时空变异; 影响因素; 成都平原;
D O I
10.16036/j.issn.1000-2650.2006.03.016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ArcGIS 9.0软件系统平台上,利用1982年172个样点和2002年的117个样点分析成都平原土壤pH值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样点间表层(0~20 cm)土壤pH值由1982年的6.95±0.90降低到2002年的6.70±0.78,平均降低了3.60%。但从全区来看,平原内仍有占研究区面积53.71%的土壤其pH值增加,仅46.29%的土壤其pH值减少;其中都江堰———彭州一线、邛崃和蒲江的交界处以及成都、龙泉驿和双流的接壤处土壤pH值增加;中部变幅较小;金堂、蒲江等局部地区土壤pH值急剧下降,局部地区下降幅度达1.0个单位。该区土壤pH值变化明显受成土母质、土地利用方式、施肥措施和工业发展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13 / 3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植物营养学.[M].陆景陵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  
土壤农化分析.[M].南京农学院主编;.农业出版社.1980,
[3]   稻田轮作系统的生态学分析 [J].
黄国勤 ;
熊云明 ;
钱海燕 ;
王淑彬 ;
刘隆旺 ;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2006, (01) :69-78
[4]   湖南洞庭湖区土壤酸化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J].
余涛 ;
杨忠芳 ;
唐金荣 ;
宗思锋 ;
朱翠娟 ;
张娇 ;
张建新 ;
申志军 .
地学前缘, 2006, (01) :98-104
[5]   重庆市江津柑橘果园土壤pH与盐基饱和度的关系探讨 [J].
毛红安 ;
谢德体 ;
杨剑虹 .
土壤通报, 2005, (06) :63-65
[6]   耕地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J].
赵庚星 ;
李秀娟 ;
李涛 ;
岳玉德 ;
张如永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0) :55-58
[7]   植物残茬对土壤酸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J].
李志安 ;
邹碧 ;
丁永祯 ;
谭万能 ;
夏汉平 ;
沈承德 ;
孙彦敏 .
生态学报, 2005, (09) :2382-2388
[8]   成都平原区土壤速效磷时空变化特征 [J].
肖鹏飞 ;
张世熔 ;
黄丽琴 ;
李婷 ;
干文芝 ;
吴德勇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4) :89-92+99
[9]   成都平原土壤铅污染及其评价 [J].
谭婷 ;
王昌全 ;
李冰 ;
何鑫 ;
张隆伟 ;
杨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1) :71-75
[10]   成土母质和种植制度对土壤pH和交换性铝的影响 [J].
郭荣发 ;
杨杰文 .
生态学报, 2004, (05) :984-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