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坝极限抗震能力研究之挑战

被引:14
作者
王海波
李德玉
陈厚群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工结构; 极限抗震能力; 动力模型试验; 拱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312 [结构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3 ;
摘要
我国西南地区在建和拟建的多座高拱坝抗震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大坝抗震安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无法避让和必须面对的严重挑战,研究拱坝系统极限抗震能力是确保地震时不发生库水失控下泄的关键课题之一。拱坝系统极限抗震能力的研究包括数值模型方法和物理模型动力试验方法。在实际拱坝震害资料匮乏的情况下,物理模型与数值模型两种研究途径的成果,相互验证、相互补充,进而对拱坝系统极限抗震能力获得更加全面、更加完整的认知。拱坝系统振动台动力模型破坏试验是对十分稀少的实际强震条件下拱坝系统地震响应观测资料的重要补充,从而为探索拱坝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发生、发展规律,为研究拱坝系统极限抗震能力提供重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3+180 +1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沙牌拱坝经受了超强地震的考验 [J].
王仁坤 ;
邵敬东 .
水力发电学报, 2009, 28 (05) :92-96
[2]   室内动力模型试验中辐射阻尼效应的模拟 [J].
王海波 ;
涂劲 ;
李德玉 .
水利学报, 2004, (02) :39-44+49
[3]   拱坝坝体—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振动台动力模型试验研究 [J].
李德玉 ;
王海波 ;
涂劲 ;
张艳红 .
水利学报, 2003, (07) :30-35
[4]   1999年台湾921集集大地震中的水利水电工程 [J].
朱伯芳 .
水力发电学报, 2003, (01) :21-33
[5]  
拱坝抗震设计理论与实践[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王海波, 2006
[6]  
Experimental study of seismic overloading of large arch dam[J] . HaiboWang,DeyuLi.Earthquake Engng. Struct. Dyn. . 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