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清代鸿胪寺正音考
被引:16
作者
:
平田昌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
平田昌司
机构
:
[1]
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
来源
:
中国语文
|
2000年
/ 06期
关键词
:
鸿胪寺;
清代;
语音规范;
北京话;
官话;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K249 [清前期(1616~1840年)];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根据清初的制度,担任朝仪唱赞的"鸿胪寺序班"选用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四省生员。而到乾隆十七年,以山东等三省"土语难变",清朝把序班的籍贯限定在直隶,从此以后直隶音成为朝廷唯一公认的权威性语音。但明清时期的江南人不大重视"北音",把"南音"视为自己的标准官话。利玛窦等传教士重视南京话,可能受到了南方这种正音观念的影响。清代直隶音在宫廷里享有权威性语音的地位,但它还没有成为整个汉人的共同语音。
引用
收藏
页码:537 / 544+575 +575-5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论近代汉语共同语的标准音
李新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新魁
[J].
语文研究,
1980,
(01)
: 44
-
52
[2]
北京官话溯源[J]. 林焘.中国语文. 1987 (03)
←
1
→
共 2 条
[1]
论近代汉语共同语的标准音
李新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新魁
[J].
语文研究,
1980,
(01)
: 44
-
52
[2]
北京官话溯源[J]. 林焘.中国语文. 1987 (0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