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区干旱河谷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被引:27
作者
孙辉
唐亚
黄雪菊
黄成敏
机构
[1] 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成都
[3] 成都
关键词
干旱河谷; 持续发展; 横断山区;
D O I
10.16507/j.issn.1006-6055.2005.03.011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干旱河谷及其所在的横断山区是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地理单元,是我国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环境异质性以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少数民族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西南经济最为落后、交通偏远、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干旱河谷以其较好的光热等条件成为整个横断山区人口和城镇分布集中的核心地带,但是由于干旱河谷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特殊的交错带分布格局,决定了干旱河谷具有低阈值生态安全和高风险生态退化的特点。近几十年来在干旱河谷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个别区域生态恢复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农林可持续经营模式受到关注,经济资源植物引种和开发日益受到重视,基于地方特色的产业逐步得以兴起并取得初步成效。但从整个区域来看,干旱河谷研究方面还存在研究区域过分集中、人地关系研究缺乏、生态恢复模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加上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干旱河谷治理和开发的选择有限,使整个干旱河谷区次生干旱化仍然在发展中,生态环境退化状况仍在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威胁本地和下游安全,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加。干旱河谷进一步的研究应立足发展的需要,着重从干旱河谷本身演变机制的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干旱河谷响应特征及规律、干旱河谷人地关系与上下游利益协同关系、干旱河谷景观结构和功能演变规律方面入手,在此基础上区分干旱河谷的自然和人为过程,全面制定整个干旱河谷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经济与资源环境可持续战略,实现整个干旱河谷区域经济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岷江干旱河谷三种主要灌丛地上生物量的分布规律 [J].
刘国华 ;
张洁瑜 ;
张育新 ;
周建云 ;
关文彬 ;
马克明 ;
傅伯杰 .
山地学报, 2003, (01) :24-32
[2]   中国西部山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考 [J].
唐亚 ;
孙辉 ;
谢嘉穗 ;
王春明 ;
陈建中 ;
陈克明 .
山地学报, 2003, (01) :1-8
[3]   发展木本饲料前景及其在水土保持中的地位 [J].
唐亚 ;
陈克明 ;
谢嘉穗 ;
陈建中 .
水土保持研究, 2002, (04) :150-154
[4]   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地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刘淑珍 ;
范建容 ;
刘刚才 .
中国沙漠, 2002, (01) :47-51
[5]   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山区坡耕地保护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 [J].
孙辉 ;
唐亚 ;
王春明 ;
何永华 .
山地学报, 2001, (02) :125-129
[6]   元谋干热河谷区土地荒漠化研究 [J].
张建平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0, (01) :1-8
[7]   固氮植物篱防治坡耕地土壤侵蚀效果研究 [J].
孙辉 ;
唐亚 ;
陈克明 ;
何永华 .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06) :1-5
[8]   滇川干热河谷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研究 [J].
金振洲 .
广西植物, 1999, (01) :1-14
[9]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水环境特性对荒漠化的影响 [J].
刘刚才 ;
刘淑珍 .
山地研究, 1998, (02) :156-159
[10]   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的土壤退化及旱地农业研究 [J].
何毓蓉 ;
黄成敏 ;
杨忠 ;
张信宝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7, (01)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