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化与非犯罪化论纲

被引:41
作者
钊作俊
刘蓓蕾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2] 郑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犯罪化; 非犯罪化; 和谐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在人以为本的社会系统中,刑法作为社会的调控手段,其政策定位必须与社会政策保持应有的良好的衔接;刑法的触角不宜伸得太长,其出入罪机制及其向度必须以和谐社会的建构为基本标志、判断标准和生存规则。虽然和谐社会的建构最终需要从源头上协调各种冲突,刑法调控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是,深入研究犯罪化与非犯罪化问题,对于有效协调刑法与社会的关系,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 / 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 [J].
宋英辉 ;
许身健 .
现代法学, 2004, (03) :32-37
[2]   刑法修改与非犯罪化问题 [J].
沈德泳 ;
汪少华 .
中国律师, 1996, (10) :42-43
[3]   刑法修改中的宏观问题研讨 [J].
赵秉志 .
法学研究, 1996, (03) :109-125
[4]  
刑法哲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2004
[5]  
在边缘[M]. 三联书店 , (英)威尔·赫顿(WillHutton),(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编, 2003
[6]  
社会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 2003
[7]  
刑法格言的展开[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著, 1999
[8]  
自由、权利和社会正义[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美)J.范伯格(JoelFeinberg)著, 1998
[9]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 商务印书馆 , (法) 迪尔凯姆 (Durkeim, 1995
[10]  
立法理论[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英)边沁(Bentham,Jeremy)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