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属植物叶背亚显微结构的观察研究

被引:19
作者
张文绪
机构
[1] 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稻属;叶背面;亚显微结构;
D O I
10.16819/j.1001-7216.1995.02.002
中图分类号
S511.10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扫描电镜对稻属植物9个种叶背的大瘤状乳突、本栓细胞乳突和气孔器乳突的亚显微结构作了比较观察研究。依有无木栓细胞乳突、有无气孔器乳突和有无大瘤状乳突而将其分为四群。群间有质的不同,群内亚种间和品种间只有数量之别。表明用亚显微形态结构作为分类性状是有意义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微粒子分析器在花粉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J].
孙晓陆 ;
王钫 ;
程秉铨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2, (S1) :87-88
[2]   水稻花培愈伤组织及其器官发生过程中的扫描电镜观察 [J].
滕俊琳 ;
王以秀 ;
薛庆中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2, (S1) :41-42
[3]   扫描电镜在稻米品质鉴定中的应用探讨 [J].
瞿波 ;
徐运启 ;
傅丽霞 ;
叶林 ;
童小龙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2, (S1) :61-62
[4]   我国三个野生稻种谷粒和花药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J].
王国昌 ;
卢永根 .
中国水稻科学, 1991, (01) :7-12
[5]   稻(Dryza sativa)胚的结构及各构件的合理名称 [J].
徐雪宾 ;
韩惠珍 ;
徐是雄 .
中国水稻科学, 1989, (03) :129-137
[6]   野生稻酯酶等电聚焦电泳分析 [J].
黄大年 ;
赵式英 ;
王金霞 ;
范在丰 .
中国水稻科学, 1988, (02) :56-60
[7]   对中国野生稻命名的浅见 [J].
吴万春 .
华南农学院学报, 1980, (01) :128-132
[8]  
稻的形态与解剖[M]. 农业出版社 , 徐是雄,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