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公共主义发展观

被引:8
作者
郭湛
桑明旭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
公共主义; 发展观; 范式转换; 实现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公共主义发展观是以积累和创造社会公共性为目标,以符合公共性的标准为尺度的社会发展观念,强调发展的主体、动力、过程、目的、方式的公共性。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迫切需要公共主义发展观。公共主义发展观是在超越现代主义发展观和后现代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意味着发展范式由主体性向公共性的转换。在当代,公共主义发展的现实基础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公共性水平的提升。其实现途径在于立足市场经济发挥资本能动作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保持市场和国家之间平衡的张力。中国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公共主义发展观的时代表达,既具有鲜明的中国意义,也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公共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 [J].
郭湛 .
理论视野, 2011, (12) :25-27
[2]   论建设和创造的主体性 [J].
郭湛 .
教学与研究, 1993, (05) :31-3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 2003
[4]  
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M]. 中国书籍出版社 , 高放著, 200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