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低涡东移引发重庆暴雨的综合诊断

被引:16
作者
孙婕
李国平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西南低涡; 暴雨; 水汽散度垂直通量; 湿z-螺旋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NCAR Reanalysis 1°×1°格点资料和MICAPS实时观测资料,使用水汽散度垂直通量、湿螺旋度等新型诊断物理量,对2009年8月2~4日发生在重庆地区由西南低涡东移引发的暴雨做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水汽主要在大气低层850hPa附近积聚,上升运动强,水汽的辐合上升区域与降水大值区较吻合。500hPa湿z-螺旋度负值区水平分布与相应时段降水落区和强降水中心的分布对应较好,垂直分布上:暴雨区低层正涡度、水汽辐合旋转上升与高层负涡度、水汽辐散相配合,是触发暴雨的有利动力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一次西南涡东北移对川陕大暴雨影响的分析 [J].
李明 ;
高维英 ;
侯建忠 ;
肖递祥 .
高原气象, 2013, 32 (01) :133-144
[2]   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在西南涡暴雨中的应用 [J].
陶丽 ;
李国平 .
应用气象学报, 2012, 23 (06) :702-709
[3]   一次贵州暴雨过程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J].
赵永辉 ;
刘开宇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S2) :386-389
[4]   西南低涡研究综述 [J].
何光碧 .
气象, 2012, 38 (02) :155-163
[5]   一次高原低涡东移引发四川盆地强降水的湿螺旋度分析 [J].
黄楚惠 ;
李国平 ;
牛金龙 ;
罗玲 ;
张卫 .
高原气象, 2011, 30 (06) :1427-1434
[6]   一次西南低涡诱发川南特大暴雨的综合诊断 [J].
陶丽 ;
李国平 .
气象科技进展, 2011, 1 (03) :45-49
[7]   引发川东暴雨的“鞍”型大尺度环流背景及西南涡发展的诊断验证 [J].
陈栋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1, 31 (03) :13-22
[8]   华北一次强对流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J].
高万泉 ;
周伟灿 ;
李玉娥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1) :1-6
[9]   高原涡诱生西南涡特大暴雨成因的个例研究 [J].
赵玉春 ;
王叶红 .
高原气象, 2010, 29 (04) :819-831
[10]   强降水过程中垂直螺旋度和散度通量及其拓展形式的诊断分析 [J].
冉令坤 ;
楚艳丽 .
物理学报, 2009, 58 (11) :8094-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