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油气田产量和可采储量的F模型

被引:18
作者
朱亚东
高珉
熊铁
机构
[1] 华北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华北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华北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油气田; 产量预测; 可采储量;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8 [油气产量与可采储量];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预测产量和可采储量是油气田编制开发规划、设计调整方案以及分析开发动态等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用数学模型或增长曲线方法可以对油气田产量变化的全过程进行描述。根据数理统计学中的F分布,在完成模型转化的推导中首次引入时间转化常数,建立了预测油气田产量和可采储量的新数学模型———F模型。推导了F模型产量、累积产量、最高产量及其发生时间的计算公式,其中的产量和累积产量公式分别用贝塔函数和不完全贝塔函数表达。由于F模型中包含4个常数,模型曲线调节余地较大,因此既适用于油气田产量呈单峰的情形,也适用于产量为纯递减的情形;4个模型常数采用重复线性回归方法求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应用F模型描述冀中坳陷的任丘雾迷山组碳酸盐岩油田和岔河集下第三系砂岩油田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范围广,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图3参6(朱亚东摘)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79+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数学手册.[M].(美)科 恩著;周民强等译;.工人出版社.1987,
[2]  
预测论基础.[M].翁文波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4,
[3]   用增长曲线预测油气田开发指标并评价调整效果 [J].
俞启泰 .
天然气工业, 1998, (04) :53-57+7
[4]   对翁氏预测模型的推导及应用 [J].
陈元千 .
天然气工业, 1996, (02) :22-26+102
[5]   对油田产量与最终可采储量的预测方法介绍 [J].
赵旭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6, (02) :72-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