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江孜地区上白垩统宗卓组沉积混杂堆积基本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10
作者
蔺新望
机构
[1] 陕西省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西藏地矿局
关键词
宗卓组,沉积混杂堆积,特征,形成环境,江孜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P534.5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布于藏南江孜一带的上白垩统宗卓组沉积混杂堆积岩呈近东西向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平行相伴,由“基质”、原地岩块、外来岩块三部分组成。“基质”以正常沉积的细碎屑岩为主;原地岩块是沉积物未完全固结时,由于重力或其它地质作用使之变形变位后形成的;外来岩块成分复杂、形态各异、大小悬殊,不同岩块中产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的箭石、双壳类等化石。岩块间很少直接接触,地貌上明显突起,其变形变质程度与“基质”极不协调,它是早白垩世以来,喜马拉雅板片向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俯冲,于被动陆缘形成近东西向的狭长海槽,而仰冲板片受到强烈的破碎,大小不等的岩块滑落于海槽中构成的沉积混杂堆积岩。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3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