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停用氯喹12年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变化
被引:10
作者:
刘德全
刘瑞君
任道性
高大庆
张春勇
邱持平
蔡贤铮
林翠芬
梁爱华
唐铣
机构:
[1] 中国预队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
[2] 海南省热带病防治研究所
[3] 海南省热带病防治研究所 世界卫生组织疟疾,血吸虫病和丝虫病合作中心 上海
[4] 世界卫生组织疟疾,血吸虫病和丝虫病合作中心 上海
来源: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氯喹;
敏感性;
抗性;
监测体内四周法;
体外微量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海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普遍产生了抗性,所以于1979年开始,在全岛范围内停止使用氯喹防治恶性疟。为了了解停止使用氯喹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消长情况,作者以该省乐东县为观察点,于1981—1991年间,每隔2—3年测定1次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结果发现,停止使用氯喹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呈逐渐降低趋势,体外法测得的抗性率由1981年的97.9%,降至1991年为60.9%(P<0.001),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剂量由1981年的10.46pmol/μl,降至1991年的3.02pmol/μl(P<0.001),需用大剂量(6.4pmol/μl)才能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病例比例,由1981年的83.3%,降为1991年的17.4%(P<0.001),而小剂量(1.6pmol/μl)即可抑制的病例比例,却由1981年的4.2%增加到1991年的60.8%(P<0.001)。体内法测得的抗性率,由1981年的84.2%,降为1991年的40%(P<0.001),RⅡ和RⅢ占抗性病例比例,由1981年的59.4%,降至1991年的37.5%(0.02>P>0.01)。
引用
收藏
页码:3 / 6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