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山地喀斯特森林的水文学过程和养分动态

被引:28
作者
张喜 [1 ]
薛建辉 [2 ]
生原喜久雄 [3 ]
许笑天 [1 ]
田野 [2 ]
户田诰夫 [3 ]
刘延惠 [1 ]
机构
[1]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不详
[3] 南京林业大学
[4] 不详
[5] 东京农工大学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喀斯特原生林; 喀斯特次生林; 水文过程; 养分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5 [森林水文学];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不同林分类型固定样地的定位研究方法,研究了黔中山地喀斯特森林对降水量的分配和随降水流动的主要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内外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为:空旷地>林隙>乔木层>灌草层>地表和壤中流量>树干径流量。年降水在林内不同层次分配量的变化趋势为:林地蒸发等量>灌草层降水截留总量>林冠层降水截留总量。相关水量的月动态趋势以夏季较高,冬季较低。森林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趋势为土壤层>植被层。植被层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趋势为乔木层>枯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喀斯特原生林植被层地上部分最大持水量为28.20 mm,是喀斯特次生林的194.48%。喀斯特原生林土壤层最大持水量加权值为19.24 mm,是喀斯特次生林的187.89%。喀斯特原生林冠层降水截留总量、灌草层降水截留总量、地表蒸发等量总值占空旷地降水量的比例为97.93%,喀斯特次生林的相应值为97.89%。喀斯特原生林的调水能力大于喀斯特次生林。土壤层最大持水量占植被-土壤系统的95.88%96.11%,保土可增加蓄水。合理调整森林植被层结构既可防治土壤侵蚀,又可提高森林的最大持水潜力。随降水流动的SO24-、Ca2+、Mg2+、NH+4、K+、NO-3、Cl-、Na+月均浓度在不同喀斯特森林类型的林隙、林内和树干径流中的年变化规律明显,夏季浓度较低,冬季浓度较高。固定样地集水区溪流中相关离子月均浓度变化趋势与林隙、林内和树干径流中的不同。喀斯特原生林年随降水输入的相关离子量为430.951 kg.hm-2·a-1,随地表径流和90 cm壤中流的输出量为49.789 kg.hm-2·a-1,年随降水净增的相关离子量为381.162 kg.hm-2·a-1;而喀斯特次生林的相应值为304.101、39.216和264.885 kg.hm-2·a-1。喀斯特原生林N3-、K+、Ca2+、Mg2+储量高于喀斯特次生林,土壤层储量>植被层储量,植被层储量中乔木层>枯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年随降水输入喀斯特森林的相关离子量占植被-土壤系统的总量较小、有效性较高,对森林的生长和养分循环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57 / 76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动态特征及生态效益评价——以贵州清镇退耕还林(草)示范区为例 [J].
梅再美 ;
熊康宁 .
中国岩溶, 2003, (02) :55-62
[2]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动态研究 [J].
喻理飞 ;
朱守谦 ;
叶镜中 ;
魏鲁明 ;
陈正仁 .
林业科学, 2002, (01) :1-7
[3]   乌江流域主要林分类型的生态经济功能研究 [J].
金小麒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4) :64-68
[4]  
喀斯特典型山地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研究[D]. 刘映良.南京林业大学 2005
[5]  
森林生态水文[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余新晓等著, 2004
[6]  
喀斯特森林生态研究[M]. 贵州科技出版社 , 朱守谦主编, 2003
[7]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8]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M]. 科学出版社 , 冯宗炜等著, 1999
[9]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功能规律[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刘世荣等著, 1996
[10]  
茂兰喀斯特森林科学考察集[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周政贤主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