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制剂及其发展现状

被引:3
作者
尹宗宁
陆彬
机构
[1] 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成都,成都
关键词
胰岛素; 给药系统; 胰岛素; 给药系统; 胰岛素; 可调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44 [剂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胰岛素(insulin,INS)治疗糖尿病始于1921年,迄今仍为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的首选药物,当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通过合理饮食与口服药物仍不能维持适宜的血糖水平时,INS亦作为最后的治疗选择。 INS主要为注射剂,目前也由单一的注射剂向非注射给药和可调式给药方向发展。现就近年来INS给药系统的进展作一简述。1 被动给药 INS以被动给药方式进入体内,药效随血药浓度的增加而加大至稳态,最后INS被消除而使药效降低或消失。按给药途径不同可分为注射、口服、经皮及粘膜给药。1.1 长效注射剂和植入剂 近年报道微球(囊)剂,纳米球(囊)剂以及植入剂(implantation)等缓释剂制作为INS注射给药,通常采用生物降解材料如聚乳酸(PLA)、羟基乙酸聚合物和它们的共聚物(PLGA)、聚3-羟基丁酸酯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氰基丙烯酸酯包裹胰岛素纳米颗粒的结构 [J].
段明星 ;
乐志操 ;
马红 ;
郑昌学 .
中国药学杂志, 1999, (01) :25-28
[2]   口服胰岛素毫微球的体外释药及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J].
张强 ;
丁继军 ;
叶国庆 ;
魏树礼 .
药学学报, 1998, (02) :73-77
[3]   在脉冲电流作用下胰岛素经皮吸收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J].
毛晓明,梁秉文,饶亚萍,方世珍,李群 .
药学学报, 1995, (12) :881-885
[4]   透皮促进剂对胰岛素离子导入大鼠体内血糖水平的影响 [J].
郝劲松,郑俊民,杨文展 .
药学学报, 1995, (10) :776-780
[5]   胰岛素口服微粒剂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J].
王思玲,苏德森 ;
刘玉兰,蔡爽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1995, (04) :295-296
[6]   胰岛素滴鼻液治疗糖尿病鼠的探讨 [J].
唐天华,韩金祥,王美岭 .
中国药学杂志, 1994, (11) :686-686
[7]  
Diabetes[P]. 英国专利:GB201117172D0,2011-11-16
[8]  
Chtharter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implantable system for peritoneal insulin delivery. Renard E, Baldet P, Picol MC, et al. Diabetes Care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