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见植物凋落叶分解的研究
被引:101
作者:
王希华
黄建军
闫恩荣
不详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2]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上海
[3] 上海
[4] 上海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凋落叶;
混合;
分解;
养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选择天童地区常绿阔叶林及其退化群落常见植物种为对象 ,着重探讨分解速率和基质营养含量以及比表面积 (SpecificLeafArea ,SLA)的关系 ,并试图通过单独分解试验和混合分解试验的比较 ,从物种、功能群角度探讨凋落叶多样性和分解这一生态系统过程的关系 ,为深入研究常绿阔叶林常见植物种的营养策略、群落养分循环等奠定基础 ,也为植被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所有凋落叶随时间进程失重率增大 ,但失重率并不与时间呈线性相关 ;凋落叶分解后N、P均发生了变化 ,大多数凋落叶在分解初期N、P均发生了积累 ,营养元素的释放和富集与凋落叶初始营养状况无明显的相关性。凋落叶的年分解系数与凋落叶中的初始N含量有较高的相关性 ,而与初始P含量则无显著的相关性 ;凋落叶的分解速率与成熟叶的面积无相关性 ,而与其SLA有很强的相关性。通过模型分析 ,天童地区大多数常见树种凋落叶分解 95 %需 1~ 4年 ,平均是 2 .5 4年 ;分解率最高的物种为山鸡椒 (Litseacubeba) ,其值为 6 .2 80 ,最低的为黄丹木姜子 (Litseaelongata) ,其值为 0 .5 5 8。凋落物混合对分解有很大的影响 ,虽在初期对分解有阻碍作用 ,但长期是促进的。若不考虑功能群差异 ,则可得出多样性的增加有利于分解的结论。功能群数
引用
收藏
页码:457 / 467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