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见植物凋落叶分解的研究

被引:101
作者
王希华
黄建军
闫恩荣
不详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2]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上海
[3] 上海
[4] 上海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凋落叶; 混合; 分解; 养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选择天童地区常绿阔叶林及其退化群落常见植物种为对象 ,着重探讨分解速率和基质营养含量以及比表面积 (SpecificLeafArea ,SLA)的关系 ,并试图通过单独分解试验和混合分解试验的比较 ,从物种、功能群角度探讨凋落叶多样性和分解这一生态系统过程的关系 ,为深入研究常绿阔叶林常见植物种的营养策略、群落养分循环等奠定基础 ,也为植被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所有凋落叶随时间进程失重率增大 ,但失重率并不与时间呈线性相关 ;凋落叶分解后N、P均发生了变化 ,大多数凋落叶在分解初期N、P均发生了积累 ,营养元素的释放和富集与凋落叶初始营养状况无明显的相关性。凋落叶的年分解系数与凋落叶中的初始N含量有较高的相关性 ,而与初始P含量则无显著的相关性 ;凋落叶的分解速率与成熟叶的面积无相关性 ,而与其SLA有很强的相关性。通过模型分析 ,天童地区大多数常见树种凋落叶分解 95 %需 1~ 4年 ,平均是 2 .5 4年 ;分解率最高的物种为山鸡椒 (Litseacubeba) ,其值为 6 .2 80 ,最低的为黄丹木姜子 (Litseaelongata) ,其值为 0 .5 5 8。凋落物混合对分解有很大的影响 ,虽在初期对分解有阻碍作用 ,但长期是促进的。若不考虑功能群差异 ,则可得出多样性的增加有利于分解的结论。功能群数
引用
收藏
页码:457 / 46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浙江天童32种常绿阔叶树叶片的营养及结构特征 [J].
黄建军 ;
王希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92-97
[2]   杉木与伴生植物凋落物混合分解的相互作用研究 [J].
林开敏 ;
洪伟 ;
俞新妥 ;
黄宝龙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3) :321-325
[3]   暖温带地区主要树种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主要元素释放的比较 [J].
王瑾 ;
黄建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3) :375-380
[4]   云南松林与常绿阔叶林中枯落叶分解研究 [J].
刘文耀 ;
刘伦辉 ;
荆桂芬 ;
和爱军 .
云南植物研究, 2000, (03) :298-306+316
[5]   杉木与主要阔叶造林树种叶凋落物的混合分解 [J].
廖利平 ;
马越强 ;
汪思龙 ;
高洪 ;
于小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1) :27-33
[6]   帽儿山森林落叶分解消耗与土壤动物关系的研究 [J].
仲伟彦 ;
殷秀琴 ;
陈鹏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4) :128-129
[7]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凋落物数量及分解动态 [J].
张庆费 ;
宋永昌 ;
吴化前 ;
由文辉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9, (03) :59-64
[8]   杉木幼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及其分解作用研究 [J].
马祥庆 ;
刘爱琴 ;
何智英 .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06) :77-83
[9]   羊草草地枯枝落叶中N、P、K变化动态 [J].
郭继勋,祝廷成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2) :223-225
[10]   森林枯枝落叶分解过程的微生物学特性 [J].
许光辉 ;
郑洪元 ;
周煦卿 ;
周崇莲 ;
张宪武 .
生态学报, 1982, (01)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