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68
作者
曾韶西
王以柔
刘鸿先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低温胁迫; 抗坏血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水稻幼苗抗坏血酸和GSH的含量均平行地下降,抗坏血酸含量与电解质渗出率之间呈负相关。增强低温胁迫程度,随着抗坏血酸含量逐渐减少,MDA含量则逐渐增加。经低温处理后在不同光强下恢复时,抗坏血酸和MDA含量的变化不同。抗氧化剂(GSH、半胱氨酸和巯基乙醇)的预处理可抑制低温引起的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365 / 3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低温对水稻幼苗光合器官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王以柔
    刘鸿先
    李平
    曾韶西
    甄立平
    郭俊彦
    [J]. 植物生理学报, 1986, (03) : 244 - 251
  • [2] 脂质过氧化对细胞与机体的作用
    曹锡清
    [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86, (02) : 17 - 23
  • [3] 花生离体叶片衰老的调节——Ⅰ.抗坏血酸和甘氨酸对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林植芳
    李双顺
    林桂珠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5, (04) : 33 - 35
  • [4] 低温对不同耐寒力的黄瓜幼苗子叶的各细胞器中NAD+-苹果酸脱氢酶的影响
    王以柔
    李平
    刘鸿先
    曾韶西
    陈德峰
    郭俊彦
    [J]. 植物生理学报, 1985, (02) : 147 - 154
  • [5] The presence of glutathione and glutathione reductase in chloroplasts: A proposed role in ascorbic acid metabolism[J] . Christine H. Foyer,Barry Halliwell.Planta . 1976 (1)
  • [6]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ascorbic acid in relation to drought resistance in rice ( Oryza sativa L.)[J] . O. K. Garg,B. P. Singh.Plant and Soil . 1971 (1)
  • [7] A compilation of specific bimolecular rate constants for the reaction of hydrated electrons, hydrogen atoms and hydroxyl radicals with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in aqueous solution. Anbar M, Neta 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 . 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