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筛查潜伏性结核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7
作者
陈群飞 [1 ]
王莉 [1 ]
李幼平 [1 ]
杨晓妍 [1 ]
李丹 [2 ]
王顗涵 [2 ]
侯清涛 [2 ]
雷钧浩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
[2] 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
关键词
潜伏性结核;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成本效果分析; 筛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2 [结核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利用模型假设对结核密切接触者分别实施:结核菌素试验(TST试验)或T.SPOT试验单用(即单用)和TST阳性者追加使用T.SPOT试验策略(即联用),分析不同筛查策略的成本效果,为我国推广利用T.SPOT试验筛查潜伏性结核提供经济学依据。方法假设1000名结核密切接触者分别接受上述3种筛查策略。使用TreeAge Pro 2004软件构建决策树模型并设定模型假设条件。模型时间假设为1年。选取预防1例活动性结核所需的增量成本为结局指标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收集官方数据和已发表文献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确定率值参数。成本数据来源首选各省官方数据,其余数据联系医院获取。结果①T.SPOT试验总成本最高(212213.81元/千人),TST试验次之,TST与T.SPOT联用总成本成本最低;②预防1例活动性结核需要筛查的潜伏性结核患者人数,TST试验最多,达25.67例;TST与S.SPOT联用最少,仅8.31例。③预防1例活动性结核,TST与T.SPOT联用所致的增量成本最小,为3063.50元,T.SPOT试验次之,TST试验最高;④在其他参数不变情况下,患病率达到60%或TST试验灵敏度或特异度分别达到70%以上时,TST单用成本效果优于T.SPOT单用。结论 T.SPOT单用可提高预防活动性结核的例数,T-SPOT与TST联用较二者成本效果更好。患病率、TST试验效果指标会影响成本效果,但联用成本效果始终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768 / 7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结核菌素强阳性预防性治疗短期效果观察 [J].
王玉春 .
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 (10) :1495-1496
[2]   T SPOT-TB试剂盒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李峤珂 ;
吴雪琼 ;
阳幼荣 ;
张俊仙 ;
梁建琴 ;
王安生 ;
张广宇 ;
张涛 ;
王兰 .
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17) :3117-3119
[3]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J].
陶叶海 ;
金法祥 .
上海预防医学, 2010, 22 (08) :421-422
[4]   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J].
苏俊华 ;
朱莉莉 ;
陈建华 ;
保凌 ;
赵勤 ;
梁桂亮 ;
杨慧仙 ;
施巧霞 ;
段志妹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0, 10 (04) :297-299
[5]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J]. 谢希,陈进伟,高洁生,李芬,田静,杜金烽,王静,毛妮.临床内科杂志. 2010 (06)
[6]   学校结核病暴发后预防治疗效果观察 [J].
郑立新 ;
龙和平 ;
郑绍军 ;
肖明亮 ;
李兵 .
河北医药, 2009, 31 (23) :3306-3306
[7]   结核感染的异烟肼预防性治疗 [J].
辛梅平 ;
孙业建 ;
李明霞 ;
祁培春 .
青岛医药卫生, 2009, 41 (04) :283-284
[8]   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的预防性治疗效果观察 [J].
杨运亭 ;
赵清芳 ;
宁海燕 ;
黄绘贞 ;
韩泮杰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14) :209-210
[9]   以ESAT-6、CFP-10为基础的ELISPOT试验、血清TB-SA抗体检测、PPD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价值研究 [J].
邱丽华 ;
王学东 ;
周洪顺 ;
岳淼 ;
王立华 ;
郝金拄 ;
王海英 ;
薛付忠 ;
刘志敏 .
中国防痨杂志, 2009, 31 (07) :434-436
[10]   结核病高危人群疾病预防疗效分析 [J].
孟薇 .
中外医疗, 2009, 28 (09) :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