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铝镁比表面和孔结构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夏春友
侯万国
孙德军
王果庭
机构
[1] 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所胶体与界面化学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
关键词
混合金属层状氢氧化物;比表面;孔结构;N2吸附;亚甲基蓝吸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48 [胶体化学(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304 ; 081704 ;
摘要
用N2吸附法测定了氢氧化铝镁(简称AMH)的比表面和孔结构,考察了活化温度的影响.发现活化温度上升时,比表面、孔面积和孔体积都随之增加.150℃活化时其比表面为60.82m2/g,孔体积为0.21cm3/g.AMH溶胶粒子干燥时聚集形成了11~13nm的大孔,当活化温度大于250℃时由于脱去结构水,粒子内部产生3nm左右的细孔.同时,还研究了亚甲基蓝(MB)染料在AMH粒子上的吸附,考察了pH的影响.发现MB的吸附量与体系的pH值成正比,pH<10时MB不能被吸附.单分子吸附面积为3.4nm2.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胶体与界面化学实验[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北京大学化学系胶体化学教研室编, 1993
[2]   强吸附性物质对MMH/膨润土泥浆的影响 [J].
丁锐,李键鹰 .
油田化学, 1994, (03) :185-189
[3]   氢氧化铝镁正电溶胶制备及性能研究 [J].
侯万国,张春光,孙德军,梁晓丽,王果庭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5, (08) :1292-1294
[4]   对混合金属层状氢氧化物钻井液体系保护储层作用的评价 [J].
樊世忠 ;
李淑白 ;
杨光胜 .
钻井液与完井液, 1994, (05) :15-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