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饲用玉米高产栽培密度研究

被引:23
作者
路海东
薛吉全
马国胜
邰书静
不详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玉米所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玉米所 陕西杨凌
[3] 陕西杨凌
[4] 陕西杨凌
关键词
玉米; 青贮型; 粮饲兼用型; 密度; 产量;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5.s1.061
中图分类号
S513.0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试验针对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和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310两个不同品种,设置5个不同密度处理,通过从子粒、秸秆和有效总养分等方面综合分析发现:青贮型玉米的适宜栽培密度大于粮饲兼用型玉米;在陕西省夏玉米区,科多8号的高产栽培密度应在67500株/hm2左右,陕单310的高产栽培密度应在63000株/hm2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源库比改变对玉米生育后期茎鞘贮存物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J].
王满意 ;
薛吉全 ;
梁宗锁 ;
路海东 ;
马国胜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6) :1072-1076
[2]   夏播玉米密度不同对产量的影响 [J].
滕树川 .
玉米科学, 2003, (S1) :65-67
[3]   饲用玉米的育种进展与趋势 [J].
扈光辉 .
玉米科学, 2003, (02) :46-49
[4]   玉米不同株型耐密性的群体生理指标研究 [J].
薛吉全 ;
梁宗锁 ;
马国胜 ;
路海东 ;
任建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1) :55-59
[5]   源-库比改变对玉米群体光合和其它性状的影响 [J].
王庆成 ;
牛玉贞 ;
王忠孝 ;
张秀清 .
华北农学报, 1997, (01) :2-7
[6]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王鹏文,戴俊英,赵桂坤,刘鹏飞 .
玉米科学, 1996, (04) :43-46
[7]   玉米不同株型群体库源特征的研究 [J].
鲍巨松 ;
薛吉全 ;
郝引川 ;
杨成书 .
西北农业学报, 1993, (03) :53-57
[8]   玉米群体的自动调节与产量 [J].
王庆祥 ;
顾慰连 ;
戴俊英 .
作物学报, 1987, (04) :28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