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麦工”意义世界的人类学解读 基于田野体验的视角与洞见

被引:5
作者
潘天舒
洪浩瀚
机构
[1]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关键词
“麦工”; 调适策略; 全球化; 地方转型;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1.05.008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本文以2008-2010年在上海市静安区和黄浦区的麦当劳门店所进行的田野研究为基础,通过检视其员工在日常工作环境中所采取的一系列调适性策略,探讨"麦工"(McJobs)在全球化和地方转型特殊语境中的多重含义。本研究初步发现,上海"麦工"的意义世界不仅仅是实在的文化生态景观和精英话语制造出的符号,而且还受到跨国主义和地方转型这两股结构性力量的主导和型塑;本文在考察和分析普通"麦工"的地域文化认同、价值观念和工作策略的同时,强调社会分层和日趋多元化的城市生活方式对"麦工"体验过程的关键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13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制度基础 [J].
刘欣 .
社会学研究, 2005, (05) :1-25+243
[2]  
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M].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中国社会分层.[M].李培林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  
断裂.[M].孙立平;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  
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M].李强著;.鹭江出版社.2000,
[7]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M].李培林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