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种子耐贮性的三种人工老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29
作者
陈晓玲
卢新雄
陈叔平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豇豆; 耐贮性; 人工老化; 相对电导率; 脱氢酶酶活性; 丙二醛含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3.4 [豇豆];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2个豇豆品种经 40℃ 、100/RH老化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的变化趋势均与自然老化种子的死亡规律相似,呈近似反S型曲线;两用58±1℃ 热水和50%甲醇溶液老化处理去、2个品种的表现与自然老化种子的不同。因此.40℃、100%RH高温高湿适用于评价豇豆种子耐贮性的人工老化,其最适老化时间为5~6d;适宜的生理生化指标为电导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 [J].
赵世杰 ;
许长成 ;
邹琦 ;
孟庆伟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4, (03) :207-210
[2]   对种子活力测定方法—TTC定量法的改进 [J].
胡晋 .
种子, 1986, (Z1) :73-74
[3]   用甲醇进行人工老化种子实验 [J].
徐本美 ;
顾增辉 .
种子, 1985, (05) :16-17
[4]  
国际种子检验规程[M]. 技术标准出版社 ,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修订,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