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水、旱条件下水稻茎秆主要抗倒伏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28
作者:
穆平
李自超
李春平
张洪亮
王象坤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来源:
关键词:
抗倒伏性;
茎基粗;
茎秆长;
茎秆强度;
QTL;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粳型旱稻IRAT10 9和粳型水稻越富杂交的 116个DH株系的群体为材料 ,利用已构建的分子标记连锁图 (包括 94个RFLP标记和 71个SSR标记 ) ,定位了水稻茎秆主要抗倒伏性状的QTL。在水田、旱田栽培条件下 ,考查了乳熟期DH系及其亲本的茎基粗、茎秆长及茎秆强度等性状。相关分析表明 ,茎基粗与茎秆长、茎基粗与茎秆强度及茎秆长与茎秆强度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QTLMAPPER进行水、旱田单环境定位分析及水、旱田联合定位分析定位了控制这些性状的QTL。水、旱田单环境定位分析结果表明 :3个性状共检测到 9个加性QTL和5对上位性QTL ;联合定位分析表明 :茎基粗、茎秆长共检测到 6个加性QTL和 6对上位性QTL ,其中 6个加性QTL和 1对上位性QTL在两种方法下都检测到。旱田条件下检测到 2个加性及 2对上位性QTL(bct1a、cl9、cl6a cl6c和cs5 cs12 )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 (简称贡献率 )大于 30 %。这些高贡献率QTL可能对旱田条件下旱稻抗倒伏分子育种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17 / 723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