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颈前路椎体间融合固定术疗效评价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6
作者
毕大卫 [1 ]
祖罡 [2 ]
陈亿民 [1 ]
王辉 [1 ]
马海涛 [1 ]
刘道君 [1 ]
刘俊生 [2 ]
朱元 [2 ]
机构
[1]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2] 浙江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颈椎病; 骨移植; 骨科手术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3 [骨骼手术];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评估颈前路椎体间3种不同植骨融合固定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优劣。方法:83例需行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38例,女45例,平均年龄69岁)共分3组,各以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Robingson植骨)加前路钢板融合固定、钛网融合器(Pyramesh)加前路钢板融合固定和颈椎间植骨融合器(BAK)融合固定手术,对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变化及骨性愈合情况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结果:各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2年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t=1.55,P<0.05),术后各组间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1,P>0.05)。结论:3种不同植骨融合手术均可靠有效,Robingson植骨对颈椎稳定性和骨性融合更佳,但有增加切口和可能有取骨区并发症的缺点;BAK椎体间融合固定手术的技术要求高,临床上易发生融合器内陷和椎间隙高度丢失;Pyramesh融合加钢板固定综合了前两者多方优点,但费用稍高。
引用
收藏
页码:419 / 4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颈前路减压钛网带锁钢板重建对颈椎损伤和颈椎病作用的评价 [J].
杨金华 ;
张永良 ;
王筱林 ;
肖建如 .
中国骨伤, 2003, (10) :20-21
[2]   ILIAC CREST BONE-GRAFT HARVEST DONOR SITE MORBIDITY - A STATISTICAL EVALUATION [J].
BANWART, JC ;
ASHER, MA ;
HASSANEIN, RS .
SPINE, 1995, 20 (09) :1055-1060
[3]  
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M].刘云鹏;刘沂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