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183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10
作者
黄永平
周世文
汤建林
徐颖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9.3 [合理用药];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各科室上报的1 832份ADR报告进行归类、分析。结果:我院ADR的发生率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0.989%(1 832/185 207);ADR的男、女比例为1.186∶1,高发年龄段在41~80a之间(69.05%);发生率最高的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85.70%);引发ADR的药品种类中发生率居前5位的依次是抗微生物药(40.56%)、抗肿瘤药(11.35%)、营养类药(11.24%)、循环系统药(8.79%)和血液系统药(7.21%);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1.13%)、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2.30%)、消化系统损害(21.59%)等,所有症状在停药、改用其它药物和治疗后消失或缓解,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加强ADR监测、报告、诊断和处理对确保安全用药至关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814 / 181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院2006~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
刘华强 ;
王少华 ;
孙福生 .
中国药房, 2008, (26) :2058-2060
[2]   160例门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护理对策 [J].
汪爱晶 .
安徽医药, 2008, (05) :472-473
[3]   我院2004~2006年26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J].
王霞 .
中国药房, 2007, (32) :2532-2533
[4]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 [J].
朱立勤 ;
徐彦贵 ;
王屏 ;
陈媛媛 ;
高仲阳 .
中国药房, 2007, (03) :215-218
[5]   上海市54所医疗机构47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
鲍思蔚 ;
王海平 ;
翟晓波 ;
何志高 .
中国药房, 2007, (02) :132-133
[6]   蚌埠市2005年135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类分析 [J].
余兴群 ;
张树强 .
安徽医药, 2006, (10) :793-794
[7]   我院2002年~2004年11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
冯琳 ;
蒋宇利 ;
欧宁 ;
邵志高 .
中国药房, 2005, (17) :1327-1329
[8]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of pharmacists to adverse drug reaction reporting in Iran [J].
Vessal, Ghazal ;
Mardani, Zeinab ;
Mollai, Mehri .
PHARMACY WORLD & SCIENCE, 2009, 31 (02) :183-187
[9]  
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M].TheWHOCollaboratingCentreforInternationalDrugMonitoringTheUppsalaMonitoringCentre原著;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编译;.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