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细胞模型的研制

被引:11
作者
李绍芝
朱文锋
余皓
不详
机构
[1] 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
关键词
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超氧化物岐化酶,丙二醛,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
D O I
10.19945/j.cnki.issn.1006-3250.1998.11.027
中图分类号
Q2, [];
学科分类号
071009 ; 090102 ;
摘要
目的探索心气虚细胞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NIH小白鼠乳鼠培养心肌细胞用缺氧(1~3小时)再给氧损伤方法研制心气虚细胞水平动物模型。结果培养心肌细胞采用缺氧再给氧损伤后,出现LDH和CK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或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根据缺血缺氧是导致心气虚证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索采用缺氧再给氧损伤制作离体心气虚细胞模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5+6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生化标志物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杨振华 .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7, (06) :7-11
[2]   冠心病心气虚证阻抗心动图的临床意义评价与心气虚证分度初探 [J].
郑源庞 ;
姚雪艳 ;
王红裔 ;
龚康敏 ;
樊良卿 .
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7, (01) :4-7+5
[3]   冠心病心气虚患者脉图参数和心输出量的初步观测 [J].
李绍芝 ;
谭日强 ;
颜文明 .
陕西中医, 1988, (02) :44-45
[4]   心气虚证患者左心室舒缩功能的初步研究 [J].
李绍芝 ;
谭日强 ;
颜文明 .
中医杂志, 1988, (02) :50-52
[5]   “心气虚”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研究 [J].
史载祥 ;
廖家桢 ;
武泽民 ;
康廷培 ;
赵悦如 .
中医杂志, 1982, (12) :58-61
[6]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探讨 [J].
樊良卿 ;
王坤根 ;
沈文跃 ;
章芳 ;
章建民 ;
刘丽隹 ;
王永钧 .
中医杂志, 1981, (07) :28-30
[7]  
现代冠心病[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邵耕主编, 1994
[8]  
实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陈小野主编, 1993
[9]  
实用医学检验学[M]. 人民军医出版社 , 朱忠勇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