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模式的形成机理及其对组织创新的启示

被引:42
作者
陶厚永 [1 ]
李燕萍 [1 ]
骆振心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2]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光华天成博士后工作站
关键词
山寨模式; 扎根理论; 形成机理; 组织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通过收集、分析网民和学者们对山寨模式的评论,构建出山寨模式的形成机理模型,探讨了山寨模式的演化历程及其本质原因,结果表明:以进入壁垒消失和市场需求形成为主的基础效应是山寨模式形成的前提;以快速反应能力和价格优势形成为主的动力效应则是山寨模式形成的核心,而以企业实力与绩效形成为主的表现效应为山寨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动力保障。最后,本文就山寨模式对组织创新的启示做了几点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5+143 +14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山寨”现象的一般规律及其政策建议 [J].
银路 ;
李天柱 ;
程跃 ;
邱杉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3) :321-327+338
[3]   基于知识产权的视角看“山寨机”的创新 [J].
熊文聪 .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9, (01) :89-94
[4]   集成电路知识平台与山寨产业现象 [J].
何立民 .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09, (01) :5-7
[5]   农业资源型企业技术突破式高成长及其相关理论研究——基于宁夏红公司的扎根方法分析 [J].
李志刚 ;
李国柱 .
科学管理研究, 2008, (03) :111-115+120
[6]   扎根理论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分析 [J].
李志刚 .
东方论坛, 2007, (04) :90-94
[7]   产业转型中的中国手机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研究 [J].
张米尔 ;
李坤 .
管理评论, 2006, (08) :45-49+55+64
[8]   模块化组织与大型企业基因重组 [J].
徐宏玲 ;
颜安 ;
潘旭明 ;
马胜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6) :52-59
[9]   信息系统集成的现状与未来 [J].
费奇 ;
余明晖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1, (03) :75-78
[10]   格兰仕集团的成长、战略与核心能力 [J].
康荣平 ;
柯银斌 .
管理世界, 2001, (01) :18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