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龙门长河段揭河底冲刷现象分析

被引:4
作者
席占平
张留柱
程龙渊
机构
[1] 黄河水利委员会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河南三门峡
关键词
冲淤变化; 洪水来源; 揭河底冲刷; 历时; 深度; 吴堡—龙门河段; 黄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52.1 [];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通过对龙门站近几年掀起泥块露出水面再坍塌消失现象的观测分析,进一步认识到:这种现象既不是高含沙、大流量水流的特产,也不是长河段揭河底冲刷的主要现象;1954 年9 月洪水不属于长河段揭河底冲刷洪水;1951 年以来7 次长河段揭河底冲刷均未发展到黄淤49 断面( 老永济) ;揭河底冲刷洪水,主要是由吴堡—龙门区间为主的暴雨洪水组成的。解剖各次长河段揭河底冲刷洪水过程的分段冲淤变化性质,较合理地计算了7 次揭河底冲刷的历时和冲刷深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揭河底”冲刷现象的分析 [J].
万兆惠 ;
宋天成 .
泥沙研究, 1991, (03) :20-27
[2]   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道冲淤特性及河势演变规律 [J].
杜殿勖 .
泥沙研究, 1991, (01) :44-51
[3]   龙门断面洪水期冲淤特性及水位—流量关系延长 [J].
程龙渊 .
人民黄河, 1987, (01) :23-26
[4]   揭河底冲刷现象机理探讨 [J].
繆凤举 ;
方宗岱 .
人民黄河, 1984, (01) :25-29
[5]   黄河“揭底冲刷”问题的初步研究 [J].
王尚毅 ;
顾元棪 .
泥沙研究, 1982, (02) :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