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成藏指数
被引:37
作者
:
王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王宁
陈宝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陈宝宁
翟剑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翟剑飞
机构
:
[1]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来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2000年
/ 06期
关键词
:
油气勘探;
岩性油气藏;
形成;
排烃;
动力;
阻力;
定量;
东营凹陷;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是成藏动力 (即剩余围岩压力 )与成藏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在前者大于后者的条件被满足时才可能成藏。根据对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分析和大量测试数据统计结果 ,将压汞实验中进汞 50 %时所对应的排驱压力定义为等效排烃压力 ,用于定量评价油气初次运移进入岩性圈闭的阻力大小。等效排烃压力的大小主要与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关 ,根据东营凹陷 12 82块压汞测试样品的统计结果 ,得出根据孔隙度、渗透率计算等效排烃压力的相关公式。成藏指数是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之比的无因次量 ,其值越大越利于砂体形成岩性油气藏 ,越小越不利于成藏。给出应用等效排烃压力和成藏指数评价东营凹陷牛庄地区两个沙三中亚段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的实例。钻探结果证实 ,等效排烃压力和成藏指数是定量评价砂岩透镜体成藏条件的有效参数 ,对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图 2表 1参 6(王孝陵摘 )
引用
收藏
页码:4 / 5+8 +8-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脉冲式混相涌流——天然气成藏的一种特殊运移方式
[J].
黄志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黄志龙
;
柳广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柳广弟
;
郝石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郝石生
.
天然气工业,
1998,
(02)
:17
-19+2
[2]
石油成因与排油物理模拟.[M].王新洲等著;.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3]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李明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
1
→
共 3 条
[1]
脉冲式混相涌流——天然气成藏的一种特殊运移方式
[J].
黄志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黄志龙
;
柳广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柳广弟
;
郝石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郝石生
.
天然气工业,
1998,
(02)
:17
-19+2
[2]
石油成因与排油物理模拟.[M].王新洲等著;.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3]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李明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