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123
作者
周凯
郭维明
徐迎春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关键词
化感潜势; 化感作用; 菊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6 [植物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菊科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菊科植物中至少有 39个属存在化感作用 ,特别是一枝黄花属、向日葵属、胜红蓟属、银胶菊属、蒿属植物等有较多的研究报道。鉴定出的化感物质多为萜类、聚乙炔类、酚类、有机酸类等 ,这些化感物质对多种受体植物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抑制或促进的效应。其化感作用机理表现在破坏受体膜系统的稳定性及水分平衡关系、抑制氧化磷酸化、促进或阻滞叶绿素的合成、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等。并对菊科植物化感物质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天然除草剂和生物杀虫剂 ,或人工合成除草剂和杀虫剂上应用的前景进行了探讨。本文显示菊科植物的化感作用将在控制外来恶性杂草及维护生态平衡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当前菊科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 6个方向 :(1)化感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与关键酶的特性研究 ;(2 )具化感潜势物种资源的调查评价及利用研究 ;(3)化感作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演变规律 ;(4 )菊科重要作物自毒的生化机制及克服途径 ;(5 )具应用前景的菊科植物化感关键酶的基因克隆和转基因 ,并对受体植物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进行研究 ;(6 )化感作用在可持续发展农业应用上的研究与开发 ,特别是作为天然除草剂及杀虫剂
引用
收藏
页码:1780 / 17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 [1] 薇甘菊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前景
    邵华
    彭少麟
    王继栋
    张弛
    不详
    [J]. 生态科学 , 2001, (Z1) : 132 - 135
  • [2] 紫茎泽兰的化学互感潜力(英文)
    宋启示
    付昀
    唐建维
    冯志立
    杨崇仁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3) : 362 - 365
  • [3] 一种新发现的促进型他感作用物质──Lepidimoide
    陈大清
    陈汝民
    潘瑞炽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8, (06) : 455 - 457
  • [4] 世界性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强胜
    [J].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8, (04) : 366 - 372
  • [5] 胜红蓟化感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孔垂华
    徐涛
    胡飞
    [J].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05) : 20 - 25
  • [6] 胜红蓟化感作用研究 Ⅱ.主要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和活性[J]. 孔垂华,徐涛,胡飞.应用生态学报. 1998(03)
  • [7] 胜红蓟地上部化感作用物的分离与鉴定
    韦琦
    曾任森
    孔垂华
    骆世明
    曾强
    谭惠芬
    [J].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04) : 65 - 71
  • [8] 三裂叶豚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王大力,祝心如
    [J].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04) : 330 - 337
  • [9] 蟛蜞菊的生化他感作用及生化他感作用物的分离鉴定
    曾任森
    林象联
    骆世明
    曾强
    谭惠芬
    [J]. 生态学报, 1996, (01) : 20 - 27
  • [10] 经济植物替代控制豚草的研究
    关广清
    韩亚光
    尹睿
    瞿强
    苗青
    王文和
    王淑芝
    高东昌
    李素德
    崔松
    金会军
    [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3) : 277 -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