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发展历程?障碍及对策

被引:68
作者
彭韵
李蕾
彭绪亚
杨屏锦
赵小飞
马垚
机构
[1]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 宣传教育; 再生资源回收; 全民参与;
D O I
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18.0424
中图分类号
X799.3 [生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利用有助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本文综述了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发展历程;收集了国家和地方在推广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所做的工作;提炼出了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还存在的障碍和瓶颈;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分析表明,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经历了开始(20世纪90年代)?试点探索(2000~2015年)和快速发展(2016年至今)3个阶段.目前国家和地方正逐步采用可操作性强的垃圾分类方法?融合互联网+的宣传方式?实用性的法规章程?完善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循环链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甚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还逐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我国将走出一条切实可行?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后期加强全民参与及大众自觉回收的责任意识?出台更细化具体?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重视学校儿童的垃圾分类教育?充分利用国内拾荒人员,对快速推进我国生活垃圾分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874 / 38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组分含水率及其特征分析 [J].
杨娜 ;
邵立明 ;
何品晶 .
中国环境科学, 2018, 38 (03) :1033-1038
[3]   我国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对策 [J].
孙正伟 ;
陈静 ;
庞新跃 .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8, 20 (01) :43-45
[4]   两网融合解决垃圾围城难题 广州经验或可复制 [J].
周汉城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7, (09) :88-90
[5]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J].
陈子玉 ;
赵静 ;
马国强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6, (03) :64-68
[6]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物联网+第三方治理 [J].
朱玫 .
环境保护, 2016, 44 (11) :58-60
[7]   上海城市垃圾分类减量绿色账户制度的成效与优化建议 [J].
吴健忠 ;
周旭捷 ;
严小芳 ;
王斐 ;
白晓庆 ;
李永萍 ;
王宇华 ;
周吉峙 .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22 (02) :197-202
[8]   面向行为改变的社区垃圾分类模式研究 [J].
童昕 ;
冯凌 ;
陶栋艳 ;
冯卡罗 .
生态经济, 2016, 32 (02) :52-56
[9]   基于能量分析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式探讨 [J].
周英 ;
石德智 ;
向先熙 ;
李鹏飞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 (S1) :3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