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种群的控制作用

被引:8
作者
蒋杰贤
胡颂平
季香云
刘劲军
袁永达
机构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3]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上海 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
[4] 上海
关键词
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疾病流行模型; 毒力测定;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2004.04.009
中图分类号
S476.13 [];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室内试验表明,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种群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当饲毒浓度在1.14×10~8PIBs/mL 以上时,能引起97%的甜菜夜蛾幼虫死亡;饲毒后1~8天内,致死中浓度 LC50值在8.4718×10~5~2.6098×1012PIBs/mL 之间;在饲毒浓度范围内,致死中时间 LT50在1.98~6.99天之间;感病幼虫每日病死时间分布可用时间-剂量-条件死亡率模型较好地拟合,累计病死时间分布可用 Gompertz 模型拟合。室内试验还表明,病毒对甜菜夜蛾种群有明显的亚致死作用。免于病死蛹重量减轻,羽化所得雌成虫产卵量下降,产卵期延长;从感病高龄幼虫发育的成虫能将病毒传播至子代,引起20%~48%的子代幼虫死亡,并使子代成虫产卵量下降。田间试验表明,病毒除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外,还有一定的后效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83 / 389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