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的规范力量——论事实性民间规范及其法律方法意义

被引:4
作者
魏治勋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事实性民间规范; 行为; 默会知识; 法律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事实性民间规范作为民间法中仅以行为作为存在载体的规范类型,具有"默会知识"的属性,这就使得它不仅与实在法相区分,而且也与可言述的其他民间规范明显不同。它在实在法不可僭越的社会生活领域拥有规范力量,一旦实在法闯入这一领域而导致"调整不能"的后果,则事实性民间规范就可能在司法过程中被动出场并展示独特的法律方法意义,此时扬弃"实在法帝国主义"并恢复事实性民间规范的本有功用,就是唯具妥当性的裁判选择。知识属性的独特性和法律方法上的独特价值,也由此构成了事实性民间规范存在合理性的强固根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转型期中国法理学的多维面向——以2007年发表的部分成果为分析对象 [J].
徐显明 ;
齐延平 .
中国法学, 2008, (02) :113-128
[2]   从表达问题看默会知识 [J].
郁振华 .
哲学研究, 2003, (05) :51-57
[3]  
法律哲学.[M].谢晖;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4]  
河州回族脚户文化.[M].严梦春; 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5]  
看不见的“法律”.[M].(美) 瑞斯曼 (Reisman;W.M.) ; 著.法律出版社.2007,
[6]  
法律的道德性.[M].(美)富勒(LonL.Fuller)著;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
[7]  
民间法.[M].谢晖;陈金钊主持;.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8]  
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M].前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 编;胡旭晟等 点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9]  
中国的家法族规.[M].费成康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10]  
法律的概念.[M].(英)哈特(H.L.A.Hart)著;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