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构”中的教育与技术:高等教育应当如何回应人工智能

被引:14
作者
钱大军
苏杭
机构
[1] 吉林大学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法学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工智能; 教学结构; 教育人工智能;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21.07.012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40106 ;
摘要
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推动着社会各领域的变革,高等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变迁的外部压力。在人工智能的作用下,高等教育的内部教学结构遭到了撼动,人工智能试图重塑传统教学结构以使其更适应自身的技术安排。然而,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范围并非是没有限制的。一方面,人工智能在传授技能上的缺陷使其在教学中仅具备较弱的结构刚性;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智能难以培育受教育者的德性修养与批判性思维,因此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被限定了技术边界。在高等教育和人工智能二者间相互作用、相互建构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改革需要在承认教师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前提下,借助人工智能这一技术"代具"弥补教师缺陷,促使高等教育领域在技术辅助下实现良性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大学之理念.[M].(德) 雅斯贝尔斯;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个人知识.[M].(英)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著;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3]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美)L.W.安德森;(美)L.A.索斯尼克主编;谭晓玉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  
什么是教育.[M].(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K.)著;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
[5]   算法时代的信息茧房与信息公平 [J].
申楠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0 (02) :139-144
[6]   人工智能视角下深度学习的研究热点与教育应用趋势——基于2006~2019年WOS数据库中20708篇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 [J].
张海 ;
崔宇路 ;
余露瑶 ;
季孟雪 ;
王以宁 .
现代教育技术, 2020, 30 (01) :32-38
[7]   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可能与实现 [J].
李洪修 .
社会科学战线, 2020, (01) :234-241
[8]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算法风险 [J].
谭维智 .
开放教育研究, 2019, 25 (06) :20-30
[9]  
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运用于法学教育研究——以价值证成与模式建构为视角.[J].姚万勤;.人工智能法学研究.2018, 02
[10]   教师与人工智能技术关系的新释——基于技术现象学“人性结构”的视角 [J].
杨绪辉 ;
沈书生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5)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