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析
被引:33
作者
:
王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王敏
机构
:
[1]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来源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
2007年
/ 09期
关键词
:
政府;
政府会计;
权责发生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810.6 [国家机关会计(政府会计)、预算会计];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中国政府职能的转换、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和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建设,对政府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分析中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路径选择以及改革中的难点,并提出了推进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权责发生制引入我国政府会计的可行性及路径
[J].
葛洪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鲁东大学
葛洪朋
;
于万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鲁东大学
于万辉
.
会计之友,
2006,
(09)
:47
-48
[2]
政府会计确认基础与权责发生制预算改革的思考
[J].
马蔡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马蔡琛
.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6,
(07)
:3
-6
[3]
浅谈权责发生制在我国政府会计中的应用
[J].
高延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商业建设总公司
高延芹
.
理论学习,
2006,
(06)
:50
-50
[4]
论政府会计核算基础
[J].
金希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会计系
金希萍
.
事业财会,
2005,
(06)
:69
-71
[5]
中国政府会计引进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J].
晋晓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经济管理系河南郑州
晋晓琴
.
经济与管理,
2005,
(03)
:19
-21
[6]
关于加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
[J].
陆建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财政部会计司
陆建桥
.
会计研究,
2004,
(07)
:3
-9+97
[7]
政府会计核算基础变革的国际趋势及借鉴
[J].
陈良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陈良忠
.
财会月刊 ,
2004,
(05)
:17
-18
[8]
对中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研究——从收付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D]. 李晓华.吉林大学 2004
←
1
→
共 8 条
[1]
论权责发生制引入我国政府会计的可行性及路径
[J].
葛洪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鲁东大学
葛洪朋
;
于万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鲁东大学
于万辉
.
会计之友,
2006,
(09)
:47
-48
[2]
政府会计确认基础与权责发生制预算改革的思考
[J].
马蔡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马蔡琛
.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6,
(07)
:3
-6
[3]
浅谈权责发生制在我国政府会计中的应用
[J].
高延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商业建设总公司
高延芹
.
理论学习,
2006,
(06)
:50
-50
[4]
论政府会计核算基础
[J].
金希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会计系
金希萍
.
事业财会,
2005,
(06)
:69
-71
[5]
中国政府会计引进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J].
晋晓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经济管理系河南郑州
晋晓琴
.
经济与管理,
2005,
(03)
:19
-21
[6]
关于加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
[J].
陆建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财政部会计司
陆建桥
.
会计研究,
2004,
(07)
:3
-9+97
[7]
政府会计核算基础变革的国际趋势及借鉴
[J].
陈良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陈良忠
.
财会月刊 ,
2004,
(05)
:17
-18
[8]
对中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研究——从收付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D]. 李晓华.吉林大学 200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