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测算研究——以广东省五华县为例

被引:16
作者
刘玉 [1 ]
任艳敏 [1 ,2 ]
潘瑜春 [1 ]
唐秀美 [1 ]
吴丹 [1 ]
机构
[1]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山地丘陵区; 农村居民点; 整治潜力; 补充耕地潜力; 修正模型; 五华县;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5.01.018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广东省五华县为例,以行政村为单元,在政策指标测算法的基础上,从自然环境状况、经济保障能力和社会因素等3方面构建理论潜力修正模型,将理论潜力修正为可实现潜力,并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估算增加耕地潜力,以期为科学编制农村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五华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分散、规模小、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沿河谷、沿交通线路分布的典型特征。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整治理论潜力为5683.91 hm2,北部村庄的整治潜力较大;可实现潜力修正系数为0.54,与理论潜力相差较大,各行政村之间差异明显;新增耕地潜力系数介于0.32—0.94,预计新增耕地1943.41 hm2,琴江、五华河沿线村庄的新增耕地潜力较大。建议实施差别化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对策,推进五华县农村土地整治。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6+128 +1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村域单元视域下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分析——以江西省高安市为例 [J].
方静 ;
陈荣清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2 (02) :176-180
[2]   县域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测算与时序分区 [J].
杨悉廉 ;
杨齐祺 ;
周兵兵 ;
吕立刚 ;
王慎敏 ;
金晓斌 ;
周寅康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2) :235-245
[3]   县域尺度下交通对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宿州市埇桥区为例 [J].
吴江国 ;
张小林 ;
冀亚哲 ;
李红波 .
人文地理, 2013, 28 (01) :110-115
[4]   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 [J].
孔雪松 ;
刘耀林 ;
邓宣凯 ;
罗媞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8) :215-222+293
[5]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修正与测算——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J].
曲衍波 ;
张凤荣 ;
宋伟 ;
梁发超 ;
姜广辉 .
地理学报, 2012, 67 (04) :490-503
[6]   基于人地关系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研究——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J].
周宁 ;
郝晋珉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17 (02) :159-163
[7]   基于生计转型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区域 [J].
陈秧分 ;
刘彦随 ;
杨忍 .
地理学报, 2012, 67 (03) :420-427
[8]   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J].
冯长春 ;
赵若曦 ;
古维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3) :6-12
[9]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其空间分异——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 [J].
陈兰 ;
信桂新 ;
袁晓燕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1) :99-105
[10]   基于搬迁距离约束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 [J].
樊芳 ;
刘艳芳 ;
梁俊红 ;
李一琼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12) :337-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