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一种建构主义分析

被引:7
作者
周宝根
机构
[1]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关键词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一般核国家; 特殊核国家; 身份认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 196 4年以来 ,中国对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态度发生了一个比较明显的演变过程 :从基本的抵制到部分的参与 ,再到全面的参与。对于这一演变的原因 ,传统的分析存在着缺陷。通过建构主义视角的分析 ,我们发现 ,这一演变是伴随着中国在国际核不扩散问题上身份认同从“特殊核国家”到“一般核国家”的演变而演变的。身份认同的转变是态度演变即政策调整的原因。身份的认同及其转变只是相对而言的 ,因为身份的认同是复杂的 ,其转变也是复杂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77 +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与核不扩散体制 [J].
李少军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 (10) :60-65
[2]   浅议建构主义对东亚安全前景的再认识 [J].
陈东晓 .
国际观察, 2000, (04) :30-34
[3]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J].
王逸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3) :28-38+203
[4]   中国军控和裁军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 [J].
夏立平 .
当代亚太, 1999, (02) :36-41
[5]  
中国政府关于核试验问题的声明.[J]..新华月报.1993, 10
[6]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倪世雄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7]  
与中国接触.[M].(美)阿拉斯泰尔·伊恩·约翰斯顿(AlastairIainJohnston);(美)罗伯特·罗斯(RobertRoss)主编;黎晓蕾;袁征译;.新华出版社.2001,
[8]  
中国参与世界.[M].(美)伊莉莎白·埃克诺米(ElizabethEconomy);(美)米歇尔·奥克森伯格(MichelOksenberg)主编;华宏勋等译;.新华出版社.2001,
[9]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美)亚历山大·温特(AxexanderWendt)著;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  
现代汉语大词典.[M].《现代汉语大词典》编委会编纂;阮智富;郭忠新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