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合作模式形成的历史根源和政治逻辑——以欧洲和美洲为分析样本

被引:19
作者
高程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帝国模式; 契约模式; 公共权力; 公共产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作者采用比较历史的分析方法,界定并剖析了欧洲和美洲这两种不同区域合作模式形成的历史路径及其背后的政治逻辑。稳定的区域合作模式的形成是长期以来区域内部的历史认知及行为互动的结果,它是区域合作行为实现自我持续和深化的必要条件。在历史行为与观念的互动过程中,不同的区域公共权力组织形式和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对应着不同的区域合作模式。在欧洲和美洲地区,两类典型的区域合作均衡模式("契约合作模式"和类"帝国合作模式")得以确立。欧洲各国在长期无序竞争和不断重复的历史博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社会契约"政治理念维系的合作秩序。这种通过区域内各国政治权力平等让渡的方式来构建超主权国家共同体,并使该共同体成为具有合法性的公共权力中心和公共产品供给者的合作模式,在欧洲以外地区难以复制。美国在政治观念与历史行为的互动中建立了美洲类帝国合作模式。这种建立在非对称依赖基础上、主要由获得区域公共权力中心和公共产品供给者身份的区域主导国家构建的合作秩序,在东亚等地区存在比契约合作模式更为相似的基础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57+157 +157-158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美国市场对拉美地区经济的意义 [J].
王晓德 .
国际问题研究, 2001, (05) :31-35+64
[2]   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批评的评析 [J].
王晓德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 (08) :38-42
[3]  
冲突与合作:研究美拉关系的一条主线[J]. 洪国起,王晓德.南开学报. 1994(03)
[4]  
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M].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英) 伯恩斯, 6009
[5]  
三十年战争史[M]. - 商务印书馆 , (德) 席勒 (Scheller, 2009
[6]  
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布坎南 (Buchanan, 2009
[7]  
国家安全的文化[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卡赞斯坦, 2009
[8]  
主权论[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法) 博丹, 2008
[9]  
论断与概念[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卡尔·施米特(CarlSchmitt)著, 2006
[10]  
扩张与孤立[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杨卫东, 2006